1、宗教与科学在本质上是()的关系。
A一致的
B相反的
C对立的
D不相关的
2、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要求宗教界在()上自觉适应。
A政治
B经济
C社会
D文化
3、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复兴
D民族繁荣
4、封建迷信和宗教信仰的区别在于()。
A宗教为剥削阶级所利用
B宗教是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
C宗教指对人对事的盲目信仰和崇拜
D宗教成为进行违法犯法活动的滋生源
5、《宪法》第()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A三
B四
C五
D六
6、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保护所有的宗教活动
B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D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7、我国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的阐释。
A马克思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
8、下列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多元与一体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一体包含多元
B多元组成一体
C一体离不开多元
D一体是要素和动力
9、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要求宗教界在()上自觉融合。
A政治
B经济
C社会
D文化
10、《刑法》第三百条规定: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A5年
B6年
C7年
D8年
1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B要最大限度把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
C要求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D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12、()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
A平等
B团结
C互助
D和谐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公民不能信仰宗教
B共青团员不能信仰宗教
C预备党员不能信仰宗教
D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
14、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我国自()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统和独特优势
A春秋战国
B秦汉
C两汉
D隋唐
15、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这是我们党关于宗教工作理论的系统总结和重大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宗教篇”。
A宗教理论
B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16、()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
A平等
B团结
C互助
D和谐
17、我国宪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的支配”。
A宗教势力
B外国势力
C个人思想
D公民组织
18、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以()为引领。
A爱国主义
B民族团结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9、宪法第()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A五十二
B三十六
C二十四
D四
20、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
A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B汉语
C中文
D普通话
21、()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
A平等
B团结
C互助
D和谐
22、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
A中华民族大团结
B各族人民亲如一家
C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D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3、《宪法》第()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A二十四
B二十六
C三十六
D四十六
24、宗教认识其信仰对象的基本方法是()。
A信仰主义
B感性
C理性
25、国家要()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A依据该宗教的教条
B依规
C视信教群众意见
D依法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以()为指导,对我国社会主义特别是初级阶段的宗教进行理论阐述,分析宗教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特征和作用,明确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处理宗教问题的方针政策。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7、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28、除经政府批准设立的宗教院校外,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进行宗教活动
B不得强迫、诱使学生信仰宗教
C开设宗教课或向学生传播宗教
D学生参加宗教组织和宗教聚会活动
29、根据2019年发表的《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新疆从来不是“东突厥斯坦”
B维吾尔族是隋唐时期突厥人的后裔
C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
D伊斯兰教不是维吾尔族天生信仰且唯一信仰的宗教
30、《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A组织
B单位
C团体
D个人
31、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要求宗教界在()上自觉认同。
A政治
B经济
C社会
D文化
32、“三交”的基本内涵是()
A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谈交融
B促进各民族广泛交谈交流交融
C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D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谈
33、目前,全国共建立了156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其中包括()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1个自治县(旗)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34、()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A国家认同
B民族认同
C情感认同
D文化认同
35、要加强向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宣传(),加强有关自然现象、社会进化和人的生老病死、吉凶祸福等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
A宗教知识
B方法论
C唯心论
D唯物论和无神论
36、《宗教事务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从事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应当经()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核同意后,按照国家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有关规定办理。
A省级
B市级
C县级
D乡级
37、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A党的民族工作方针
B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C民族自治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8、2015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的认同。
A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
B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伟大祖国、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9、《教育法》()规定:国家施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A第六条
B第七条
C第八条
D第九条
40、关于邪教的危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对抗社会
B戕害生命
C精神寄托
D破坏国家统一
41、信教公民举行集体宗教活动一般应在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内举行,下列()属于违法宗教活动处所。
A佛教寺院
B道教宫观
C信教学生宿舍
D天主教和基督教教堂
42、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
A维吾尔族聚居地区
B汉族聚居地区
C多民族聚居地区
D多民族杂居地区
43、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对于现实世界的反映是()。
A真实的
B半真半假的
C虚幻的
44、我国宪法第()条明确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国外势力的支配”。
A三十三
B三十四
C三十五
D三十六
4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六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A第五十五、五十六条
B第五十六、五十七条
C第五十七、五十八条
D第五十八、五十九条
46、()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B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
C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D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47、下列不属于我国宗教特征的是()。
A单一性
B长期性
C群众性
D民族性
48、假冒宗教教职人员进行宗教活动的,由宗教事务部门责令(),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取缔
B改正
C终止
D停止活动
49、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
A法律和道德
B宪法和道德
C宪法和法律
50、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批判的目的是要()。
A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
B废除作为人们想象的幸福的宗教
C让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
D废除作为人们幻想的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
51、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
A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C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D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52、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
B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国家不可分离的部分
C各民族中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53、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就是说:每个公民()。
A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B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
C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
D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54、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牢记()、()、(),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
A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B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C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D各民族互帮互助
55、邪教的本质及危害性是()。
A反人类
B反科学
C反社会
D反政府
56、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A中华民族历史
B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
C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D中华民族大一统格局
57、《宪法》中关于民族关系的规定包括()。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C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民族关系的奋斗目标
D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58、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要求我们()。
A始终坚持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这一宪法原则
B要支持我国宗教独立自主办好教务,坚持中国化方向
C要规范宗教对外交流活动
D要规范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
59、新时代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是()、()。
A反对达赖集团分裂活动
B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C维护祖国统一
D加强民族团结
60、《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发展观、()。”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1、宗教印刷品、宗教音像制品属于下列()情况不得人境。
A超出个人自用、合理数量
B危害中国国家安全
C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内容
D散发性
62、关于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B中华文化是主干
C各民族文化是枝叶
D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6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五十六条中第五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哪项信息?()
A破坏国家宗教政策
B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C煽动民族仇恨
D民族歧视
64、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
C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
D民族自治地方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
65、下列属于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十个必须”的基本内容的是()。
A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B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C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D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
66、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和()。
A归属感
B信赖感
C认同感
D自豪感
67、《宪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通过普及(),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A理想教育
B道德教育
C文化教育
D纪律和法制教育
68、关于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华民族各民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
B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
C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
D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
69、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危害在于
A容易产生民族歧视
B容易滋生离心倾向
C造成民族隔阂和对立
D严重的会被敌对势力利用
70、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强调,()和()都是民族团结的大敌,要坚决反对。
A绝对平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大汉族主义
D地方民族主义
71、下列属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内容的是()。
A坚持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
B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
C坚持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
D坚持加强党对新疆工作的领导
72、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A相互了解、相互尊重
B相互沟通、相互融合
C相互包容、相互欣赏
D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7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的共同体理念。
A休戚与共
B荣辱与共
C生死与共
D命运与共
74、下列行为中()违反《宗教事务条例》。
A基督教信徒在路边散发宗教传单
B某寺院参加赈灾活动并向灾民宣讲佛法
C某道观收养弃婴
D学生在学校组织佛学社团
75、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这是因为()。
A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繁荣的前提条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证
B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C宪法规定公民有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D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
76、下列关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依法进行管理,就是要切实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保证正常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保护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
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C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要管理违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侵犯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侵犯宗教教职人员履行正常教务权利,侵犯宗教组织合法权益的事情。
D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要规范那些以“宗教信仰自由”为借口,违背宪法、法律和政策的事情,防止和制止不法分子利用宗教活动制造混乱,违法犯罪,以及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活动。
77、《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含有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内容的信息
A制作
B复制
C发布
D传播
78、按照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要做到(),(),()。
A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B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
C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D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79、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A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B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
C以消除地域差异、实现共同富裕的意义
D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
80、下列属于我国多元一体格局内容的是()。
A文化上的兼收并蓄
B分布上的交错杂居
C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D情感上的相互亲近
81、《教育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A正确
B错误
82、马克思认为,宗教是人的异化形式,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
A正确
B错误
83、严禁国民教育各级各类师生在学校中穿戴宗教服饰、佩戴宗教标志及穿戴、佩戴带有宗教极端色彩的服饰标志。
A正确
B错误
84、西藏工作对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影响不大
A正确
B错误
85、《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尊重国际学生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但在学校内不得进行任何传教、宗教聚会等任何宗教活动。
A正确
B错误
86、对超自然力量的肯定和否定,决定了宗教与科学在本质上的对立是不可调和的
A正确
B错误
87、《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是由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司法部联合颁布的。
A正确
B错误
88、宗教信仰自由等于宗教活动可以不受任何约束。
A正确
B错误
89、宗教有着悠久的历史,邪教则都是短期内冒出来的极端功利化的社会组织,往往会对社会进步产生极为严重的破坏作用。
A正确
B错误
90、党员不能信仰宗教,但可以参加宗教活动
A正确
B错误
91、《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尊重国际学生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并为其提供宗教活动场所。
A正确
B错误
92、“多元”指中华民族的人口众多是多元的
A正确
B错误
93、我国民族关系的真实写照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A正确
B错误
94、“一体”指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体。
A正确
B错误
95、民族习俗从本质上说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反映的是人们精神世界的问题,是人们的一种思想认识。宗教信仰属于某种社会群体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A正确
B错误
96、宗教极端主义一般是宗教中的某一派别。
A正确
B错误
97、政治传统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
A正确
B错误
98、“大藏区”的概念根源于西藏历史
A正确
B错误
99、宗教信仰从本质上说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反映的是人们精神世界的问题,是人们的一种思想认识。
A正确
B错误
100、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A正确
B错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