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1
【单选题】()开启科幻电影的大门,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A、《大都会》
B、《终结者》
C、《黑客帝国》
D、《机器人总动员》
2【判断题】《机器人总动员》是一部将环保题材通过科幻电影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作品。
1.1.2
1【判断题】人工智能就是通过一些科学的计算方法,让机器做一些人类能够做的事情。
1.2.1
1【判断题】图灵测试提供了一种测试机器智能的手段,因此其能被作为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唯一标准。
2【多选题】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科学技术。
A、代替
B、模拟
C、延伸
D、扩展
1.2.2
1
【单选题】()被业界称为人工智能元年。
A、1950年
B、1956年
C、1980年
D、2018年
2【多选题】达特茅斯会议后,()的提出实现了人工智能对应用场景理解的突破。
A、搜索式推理理论
B、自然语言理论
C、微世界理论
D、联结主义
3【判断题】人工智能4.0时代,人工智能由知识获取阶段进化到机器学习阶段。
1.2.3
1【多选题】知识的科学内涵包括()。
A、知识认识
B、知识表示
C、知识推理
D、知识应用
2【判断题】数据是人工智能之基,并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升级。
3
【单选题】()是人工智能硬实力的关键保障。
A、知识
B、算法
C、算力
D、数据
1.2.4
1
【单选题】()主要研究人类的思维方式、信息处理的过程、心理过程,以及人类的知觉、记忆、思考、学习、想象、概念、语言等相关的活动模式。
A、机器感知
B、机器学习
C、认知建模
D、知识应用
2【判断题】知识推理研究人类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推导出新的知识或结论的过程,从而可以让机器也可以具备像人一样的推理能力。
3【多选题】()是对人类智能模式的一种抽象。
A、认知建模
B、知识推理
C、机器感知
D、机器思维
1.2.5
1
【单选题】()的目的是从数据中找出有意义的模式,是可以用规划、聚类、决策树、神经网络或其他方式表示的知识。
A、知识发现
B、智能信息检索
C、自然语言理解
D、数据挖掘
2【多选题】自动程序设计是将自然语言描述的程序自动转换成可执行程序的技术。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A、数据挖掘
B、程序综合
C、程序正确性验证
D、知识发现
3【判断题】多智能体系统更能够体现人类的社会智能,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更适合开放和动态的世界环境。
1.2.6
1
【单选题】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链中,()为人工智能提供数据及算力支撑。
A、基础层
B、技术层
C、应用层
D、扩展层
2【判断题】应用层是AI产业的核心,以模拟人的智能相关特征为出发点,构建技术路径。
1.3.1
1【多选题】图像预处理采用的技术包括。()
A、降噪滤波
B、灰度变换
C、特征抽取
D、特征分割
2
【单选题】()是对输入图像进行特征抽取、分割和匹配前所进行的处理。
A、图像预处理
B、图像理解
C、图像分析
D、图像生成
3【判断题】在计算机视觉系统中,计算机起代替人脑的作用,因此计算机必须按照人类视觉的方法完成视觉信息的处理。
1.3.2
1【判断题】一个完整的语音识别系统大致可分为语音特征提取、声学模型与模式匹配和语音模型与语义理解3个部分。
2
【单选题】()是从语音波形中提取随时间变化的语音特征序列。
A、语音特征提取
B、声学模型匹配
C、语音模型与语义理解
D、声学模式匹配
3【多选题】
语音识别技术经历了()几个阶段。
A、
语音识别
B、
语音合成
C、
语音输入
D、
自然语音合成
1.3.3
1
【单选题】()增加了对上下文语言背景、环境等的分析,要从文章的结构中提取意向、人际关系等附加信息,是一种更高级的语言学分析方法。
A、词法分析
B、句法分析
C、语义分析
D、语用分析
2【判断题】语用分析是对原查询语篇以外的大量“空隙”进行分析,从而更为正确的解释所要查询语言的技术。
1.3.4
1【判断题】知识图谱本质上是一种语义网络。
2
【单选题】从人工智能的视角看,知识图谱是()
A、一种新型的知识存储结构
B、一种理解人类语言的知识库
C、计算机理解知识的一种方法
D、知识数据之间的一种语义互联
3【多选题】知识图谱的基本单位包括()。
A、实体
B、属性
C、关系
D、认知
1.3.5
1
【单选题】()可以克服光线变化的影响,在精度、稳定性和速度方面的整体系统性能超过三维图像人脸识别。
A、基于神经网络进行识别等的算法
B、热成像人脸识别
C、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技术
D、主成分分析(PCA)
2【多选题】与其他生物识别相比,人脸识别具有()特性。
A、强制性
B、非接触性
C、并发性
D、非唯一性
3【判断题】在人脸特征提取方法中,基于代数特征的人脸表征主要包括基于几何特征的方法和模板匹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