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 (1分)

上古时代的人们用乌龟的腹甲,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放在火上炙烤,然后根据龟甲显示出的兆纹判断吉凶。这种方法被称为:

A.

蓍筮

B.

归藏

C.

龟卜

D.

连山

2.
【单选题】 (1分)

《周易·系辞》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意思是说:

A.

包羲氏发明了六十四卦

B.

包羲氏善于观测天文、地理

C.

《易经》起源于观象取法的原始时代

D.

包羲氏乃有德之王

3.
【单选题】 (1分)

《道德经》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仁者为下。”最接近这句话的选项是:( )

A.

武士不争

B.

武士不怒

C.

武士不武

D.

逍遥无为

4.
【单选题】 (1分)

董仲舒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下列哪句话不合此意:( )

A.

孝道反映天意

B.

三纲五常不合天意

C.

帝王生身有命

D.

臣道符合天意

5.
【单选题】 (1分)

内丹道教乃道教派别之一,其修行特点是:

A.

控制念头

B.

炼丹服丹

C.

符水咒说

D.

无念无住

6.
【单选题】 (1分)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是莫逆之交。子桑户去世,孟子反、子琴张若无其事地唱道:“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下面哪一个选项与他们的心态相近:

A.

人生美好

B.

人生苦短

C.

活比死好

D.

死比活好

7.
【单选题】 (1分)

战国诸子中,一家主战,一家反战。下面哪一种主张属于反战的一家:( )

A.

礼制

B.

仁爱

C.

法治

D.

明鬼

8.
【单选题】 (1分)

五斗米道是东汉晚期出现的宗教组织。五斗米道有一种别具特色的修道方法,这种方法是:

A.

服寒食散

B.

运气行气

C.

净室思过

D.

吃斋念佛

9.
【单选题】 (1分)

关于阴阳五行学说,下面的选项中最为恰当的表述是:

A.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很多学科的理论基石

B.

阴阳五行学说对于古代政治没有用处

C.

阴阳五行学说对于中华医学毫无价值

D.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愚昧迷信的产物

10.
【单选题】 (1分)

 《墨子》书中说:“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这段话描述了:

A.

人们的生活艰辛困难

B.

贵族阶层的生活奢侈

C.

贵族阶层的生活节俭

D.

人们的生活幸福愉快

11.
【单选题】 (1分)

 当前流行的国学概论著作主要有三种形式。下面哪一项不在这三种形式之内:

A.

兼顾四部之学与现代学术分科的形式

B.

以经学为中心的形式

C.

以古代社会思潮为脉络的形式

D.

以四部之学为框架的形式

12.
【单选题】 (1分)

《庄子·大宗师》记载: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友……莫逆于心。子桑户死,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这则寓言的蕴意是:

A.

孟子反和子琴张是两个背信弃义的人

B.

唱歌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悲伤

C.

应该忘掉生死,抛弃情义

D.

朋友去世,应该为朋友唱歌

13.
【单选题】 (1分)

“爱”是战国思想的主题之一。哪一派的思想家认为“爱”是主观的,因而是靠不住的:

A.

儒家

B.

法家

C.

名家

D.

墨家

14.
【单选题】 (1分)

 关于本课程的宗旨,下面哪一种阐述最为妥当:

A.

发掘和阐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知识,以便传承历史

B.

发掘和阐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知识,为国家政治需要服务

C.

发掘和阐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知识,以便牢记历史

D.

发掘和阐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知识,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

15.
【单选题】 (1分)

《庄子·养生主》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就字面而言,这段话的意思是:

A.

学海无涯

B.

学习有益

C.

勤学不倦

D.

知识无益

16.
【单选题】 (1分)

《道德经》说:“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最接近这段话的选项是:( )

A.

圣人不为人知

B.

圣人衣衫褴褛

C.

圣人家有宝物

D.

圣人与世无争

17.
【单选题】 (1分)

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信徒都忏悔,他们这样做是为了:( )

A.

祈求发财

B.

祈求教主

C.

祈求神灵

D.

祈求平安

18.
【单选题】 (1分)

“中华国学课程”的宗旨是:

A.

发掘中华传统知识

B.

探索中华传统知识,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

C.

为现实生活服务

D.

批判落后的旧文化

19.
【单选题】 (1分)

东汉时期民间出现并流行一部道教经典,这部经典是:( )

A.

《太平青领书》

B.

《抱朴子内篇》

C.

《南华真经》

D.

《道德经》

20.
【单选题】 (1分)

统一中国之前,秦王嬴政曾经感慨道:“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他欣赏的这个人是:

A.

荀子

B.

李斯

C.

韩非

D.

商鞅

21.
【单选题】 (1分)

 儒家非常重视礼节。学生拜孔子为师,应该准备?

A.

燕礼

B.

束脩之礼

C.

乡射礼

D.

相见礼

22.
【单选题】 (1分)

有人说:“国学一词,专指中国的传统学术。”这种说法( )

A.

大体上错

B.

合乎事实

C.

大体上对

D.

不合事实

23.
【单选题】 (1分)

关于阴阳五行学说的地位与性质,可以说它是:

A.

中国古代学术的理论基础

B.

以上三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C.

古人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

D.

古人解释世界的思想体系

24.
【单选题】 (1分)

佛教说人有善根。先秦诸子有一种说法与之接近,这种说法是:

A.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B.

性无善无不善

C.

性相近,习相远

D.

仁义礼智根于心√

25.
【单选题】 (1分)

《庄子·大宗师》说:“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庄子·齐物论》说:“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这里所说的真人、大圣,是指:

A.

刻苦修行之人

B.

修身齐家之人

C.

隐居山林之人

D.

得道悟道之人

26.
【单选题】 (1分)

中华医学注重保健养生,即“治未病”。下述哪一项不符合中华医学的养生理论?

A.

调养脾胃

B.

治疗为主

C.

保精护肾

D.

形神共养

27.
【单选题】 (1分)

在《性恶篇》中,荀子主张“化性起伪”。他所说的“伪”是指:

A.

君子人格

B.

虚伪

C.

诚实

D.

小人人格

28.
【单选题】 (1分)

儒家的经与汉代政治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二者之间关系的本质是:

A.

以现实为圆心

B.

以儒生为圆心

C.

以经典为圆心

D.

以博士为圆心

29.
【单选题】 (1分)

 方仙道就是信奉神仙、并渴望自己长生不死的传统信仰。下列哪一个人物曾经涉足方仙道?

A.

张鲁

B.

曹操

C.

张角

D.

秦始皇

30.
【单选题】 (1分)

《道德经》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下面哪一个选项与此接近:

A.

人生应该任其自然

B.

做事应该速战速决

C.

做事应该循序渐进

D.

应该建立丰功伟业

31.
【单选题】 (1分)

《庄子·齐物论》说:“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下面哪一个选项最切近上述思想:

A.

人生宝贵

B.

人生短暂

C.

人生如梦

D.

人生苦长

32.
【单选题】 (1分)

“木火土金水”这一陈述顺序,所表达的五行之间的关系是:

A.

并列

B.

相反

C.

相克

D.

相生

33.
【单选题】 (1分)

台宗讲究渐悟,禅宗讲求顿悟,所谓“顿悟”是指:

A.

开悟很早

B.

突然开悟

C.

逐渐开悟

D.

开悟很晚

34.
【单选题】 (1分)

唯识学有“五蕴”学说。五蕴的过程是:

A.

受—想—色—行—识

B.

色—想—受—行—识

C.

色—受—想—行—识

D.

行—想—受—色—识

35.
【单选题】 (1分)

在《易经》中,“--”和“—”表示:

A.

阴和阳

B.

多和少

C.

阳和阴

D.

二和一

36.
【单选题】 (1分)

东汉末年发生的太平道事件,其创始人是:

A.

葛洪

B.

张角

C.

张鲁

D.

于吉

37.
【单选题】 (1分)

 五行学说是中华医学的理论基础。依照这一学说,下面哪一个选项是不妥当的?

A.

五脏与五行之间具有相关性

B.

把五行与五脏联系起来没有科学依据

C.

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对解释五脏之间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D.

一个器官的疾病会在同类器官中有所反映

38.
【单选题】 (1分)

中国古代法家有一个著名的口号: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这个口号是谁提出来的:

A.

韩非

B.

商鞅

C.

李斯

D.

申不害

39.
【单选题】 (1分)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实际:( )

A.

《法经》是法家经典

B.

《黄帝内经》是医家经典

C.

《墨经》是墨家经典

D.

《儒经》是儒家经典

40.
【单选题】 (1分)

《庄子·逍遥游》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奉行“三无”主义,是因为在他看来:

A.

名誉是人生的荣耀

B.

功劳是人生的资本

C.

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D.

功名是修行的障碍

41.
【单选题】 (1分)

在社会生活中,有人怕冷,有人怕热。对于怕热的人来说,下面哪一种水果相对来说尽量少吃:( )

A.

鸭梨

B.

橘子

C.

苹果

D.

香蕉

42.
【单选题】 (1分)

《道德经》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下面哪一个选项与此一致:

A.

做人应该豁达

B.

做人应该积极

C.

做人应该朴实

D.

做人应该乐观

43.
【单选题】 (1分)

在《周易》筮法中,如果是“老阴”,就应该变成阳爻,如果是“老阳”,就应该变成阴爻,从而得出新的一卦,这被称为“之”卦。“之”就是“至”的意思,表示从原来的卦变为另外的一卦,这被称为:

A.

阴卦

B.

阳卦

C.

卦变

D.

爻变

44.
【单选题】 (1分)

从汉代到清代,流行所谓的祥瑞灾异学说。依照这种学说,自然界发生的现象:

A.

与自然灾害有关

B.

反映天意

C.

与社会生活无关

D.

反映自然

45.
【单选题】 (1分)

唯识学认为,人有天性,天性是人类行为的内驱力量。如果一个人的天性中“嗔”的因素重,那么这个人可能会比别人:( )

A.

爱饮食

B.

爱钱财

C.

爱记仇

D.

爱运动

46.
【单选题】 (1分)

《道德经》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最切近这段话的选项是:( )

A.

不相往来

B.

小国寡民

C.

不求美食

D.

不求豪宅

47.
【单选题】 (1分)

 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下列哪一种措施不属于商鞅变法的内容?

A.

法律上,由贵族控制法律转变为成文法,实施严厉的邻里连坐制度

B.

在行政体制上,由分封制改为郡县制

C.

在文化上,废黜百家,独尊法家

D.

在经济上,由井田制转变为自耕农制度,奖励农业生产,抑制商业投机行为

48.
【单选题】 (1分)

《太平经》和太平道都要求信徒忏悔,忏悔的对象和目的是:

A.

祈求首领/求得福报

B.

祈求首领/宽宥罪过

C.

祈求神灵/宽宥罪过

D.

祈求神灵/求得福报

49.
【单选题】 (1分)

佛教涅槃学讨论“涅槃”。先秦诸子学说中,类似“涅槃”的概念是:

A.

太极

B.

C.

D.

50.
【单选题】 (1分)

根据唯识学说,人的心理因素中有一类能够自我感觉到,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我控制,因而被称为“心所有法”。下列哪一个选项与“心所有法”无关:( )

A.

B.

C.

D.

  • 第2部分
  • 总题数: 10
51
【多选题】 (3分)

汉代的尊儒读经思潮,对社会的影响巨大,其中的两项是:

 A.

重利轻义

 B.

读经做官

 C.

思想混乱

 D.

崇尚道德

52
【多选题】 (3分)

夏商周三代用于卜筮的文献,除了《周易》之外,另外两种是:

 A.

《归藏》

 B.

《山海经》

 C.

《尚书》

 D.

《连山》

53
【多选题】 (3分)

阴阳五行学说由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两部分构成。五行学说主要阐明了世界万物的两大方面,即:

 A.

灭亡过程

 B.

演变规律

 C.

生成过程

 D.

构成元素

54
【多选题】 (3分)

《庄子·山木》记载: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这则寓言的两项蕴意是:

 A.

对美与丑的判断因人而异

 B.

世界上不存在美与丑

 C.

美与丑没有绝对标准

 D.

爱美之心乃人之常情

55
【多选题】 (3分)

荀子宣扬人性恶,符合性恶论的两个选项是:

 A.

人性无法改变,所以教育没有意义

 B.

人的天性中既有恶,也有善

 C.

因为人性恶,所以必须“化性起伪”

 D.

人有生理需求,所以彼此之间厮杀争夺

56
【多选题】 (3分)

 孟子提出人性善的观点,他认为:

 A.

人们应该“化性起伪”

 B.

仁义礼智根于心

 C.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D.

人的善良是后天学习得来的

57
【多选题】 (3分)

下列哪两项陈述是正确的:

 A.

经是全部儒家经典

 B.

很多学派都有自己的经

 C.

只有儒家的经典才能称为经

 D.

经是一个学派最重要的文献

58
【多选题】 (3分)

 先秦诸子从宏观上说分为两大阵营:一大阵营立足于社会;另一大阵营立足于自然。立足于自然的学派有哪两家:

 A.

阴阳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59
【多选题】 (3分)

阅读下列诗词,分析哪些诗词与杨朱的思想比较接近:

 A.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60
【多选题】 (3分)

儒家学说的根本特征是中庸之道。符合中庸之道的两个选项是:

 A.

消极保守

 B.

积极进取

 C.

执两用中

 D.

不偏不倚

  • 第3部分
  • 总题数: 2
61
【阅读理解(选择)/完型填空】 (10分)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韩非子·五蠹》)

【1】

根据上述资料,符合韩非想法的选项是:

【2.5分】

A.

上古之世生态环境美好

B.

上古之世生活环境恶劣

C.

中古之世发生商纣暴乱

D.

近古之世发生大禹治水

【2】

根据上述资料,符合韩非观点的两个选项是:

【2.5分】
 A.

圣人从不固守古训

 B.

真理具有永恒价值

 C.

世间没有永恒真理

 D.

圣人时刻遵守古训

【3】

在“守株待兔”的故事中,韩非表达的理念是:

【2.5分】

A.

历史事件有偶然性

B.

宋国的农民诚实

C.

历史事件有必然性

D.

宋国的农民懒惰

【4】

根据上述内容,其中心思想是:

【2.5分】

A.

环境生态不断变化

B.

人类社会日益败坏

C.

治国之策因时而异

D.

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62
【阅读理解(选择)/完型填空】 (10分)

《道德经》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荀子·礼论》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 

【1】

根据上述《道德经》,下面哪两个选项不符合老子原意:

【2.5分】
 A.

仁义智慧是社会退步的结果

 B.

礼义忠信必须否定

 C.

礼义忠信值得肯定

 D.

仁义智慧是社会进步的结果

【2】

根据上述《荀子·礼论》,礼的“三本”是:

【2.5分】
 A.

君师

 B.

天地

 C.

先祖

 D.

人道

【3】

根据上述《荀子·礼论》,礼有三项重要内容,最能反映这三项内容的选项是:

【2.5分】
 A.

隆君师

 B.

下事地

 C.

上事天

 D.

尊先祖

【4】

根据上述资料,下列哪两个选项符合实际:

 

【2.5分】
 A.

荀子肯定社会文明

 B.

老子肯定社会文明

 C.

老子否定社会文明

 D.

荀子否定社会文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