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题数:40,共 40.0 分)

1在墨家的思想中,()与“天志”相对应。(1.0分)1.0 分

A、非攻

B、非乐

C、明鬼

D、兼爱

答案:C

2在古代中国,黑格尔辩论法被称为()。(1.0分)1.0 分

A、德礼辩证法

B、朴素辩证法

C、客观辩证法

D、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答案:B

3“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这句话出自哪里?()(1.0分)1.0 分

A、《节南山》

B、《周礼》

C、《诗经》

D、《中庸》

答案:C

4在论语中“君子”和“小人”一词分别一共出现多少次?()(1.0分)1.0 分

A、107次和42次

B、107次和24次

C、170次和24次

D、170次和42次

答案:B

5继承和推崇大禹学说的是以下哪一学家?()(1.0分)1.0 分

A、儒家

B、佛家

C、墨家

D、道家

答案:C

6能够担当()的大任才是儒家所说的“君子”。(1.0分)1.0 分

A、道德示范

B、治国利民

C、治国

D、平天下

答案:B

7那个学派的思路是“谦退是保身之法”?()(1.0分)1.0 分

A、佛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

答案:B

8《礼》是综合()形成的。(1.0分)1.0 分

A、天道人情

B、人伦关系

C、物质分配

D、等级秩序

答案:A

9“易良”在“广博易良”中的意思是()。(1.0分)1.0 分

A、通俗易懂

B、能够进行改良

C、能够把道理讲清楚

D、能够从复杂中把握简易

答案:C

10四书的第一篇是《大学》,其原因是由于《大学》准确概括了儒家的()。(1.0分)1.0 分

A、内容

B、宗旨

C、目的

D、意义

答案:B

11()的秩序是对早期官员的一种管制。(1.0分)1.0 分

A、仪礼

B、礼度

C、礼

D、礼乐

答案:C

12庄子所讲的“坐忘”是指的要忘记什么?()(1.0分)1.0 分

A、理法

B、本心

C、本性

D、仁义

答案:A

13《墨子》各篇又分为()三篇,内容大同小异。(1.0分)1.0 分

A、前后

B、上中下

C、内外

D、上下

答案:B

14()不属于《法经》中的内容。(1.0分)1.0 分

A、《宪法》

B、《盗法》

C、《杂法》

D、《捕法》

答案:A

15()是做商人的最高境界。(1.0分)1.0 分

A、道商

B、佛商

C、儒商

D、法商

答案:B

16研究《诗经》的人分为两派,一派把诗当成“经”,则另一派把诗当成什么?()(1.0分)1.0 分

A、曲

B、歌

C、诗

D、经

答案:C

17“平章百姓”中的“百姓”指的是什么?()(1.0分)1.0 分

A、百家姓氏

B、平民百姓

C、百官

D、王室

答案:C

18关于国家的兴衰繁灭,《墨子》认为有几个方面的原因?()(1.0分)1.0 分

A、7个

B、6个

C、5个

D、4个

答案:A

19()的人相惜就是“英雄相惜”的意思。(1.0分)1.0 分

A、智慧

B、英勇

C、谋略

D、贤良

答案:D

20三省六部制是跟哪本书借鉴的?()(1.0分)1.0 分

A、《中庸》

B、《论语》

C、《大学》

D、《周礼》

答案:D

21立法、(),普法是法律的三个基本问题。(1.0分)1.0 分

A、违法

B、宪法

C、守法

D、执法

答案:D

22“明德”指的是,像日月一样的德行,给人以()和温暖。(1.0分)1.0 分

A、柔美

B、光明

C、光辉

D、阳光

答案:B

23《周易》讲的德行就是对人的一种()。(1.0分)1.0 分

A、习惯

B、激励

C、勉励

D、关怀

答案:C

24()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的含义。(1.0分)1.0 分

A、道德

B、手段

C、道路

D、宇宙的根本规律

答案:D

25()是庄子对墨子的评价。(1.0分)1.0 分

A、善守御

B、节律苦行

C、为节用

D、好学而博

答案:D

26《礼》的起源是()。(1.0分)1.0 分

A、社会

B、家族

C、禁乱

D、生活

答案:C

27读《周易》要抱着阴阳平衡,()的视角。(1.0分)1.0 分

A、对立统一

B、物我平衡

C、矛盾对立

D、和谐相处

答案:A

28君子务本的第三点指的是什么?()(1.0分)1.0 分

A、守信

B、孝顺

C、自重

D、仁德

答案:C

29不属于商鞅治国三套理念的是()。(1.0分)1.0 分

A、霸道

B、王道

C、人道

D、帝道

答案:C

30()是齐物论的理论推导。(1.0分)1.0 分

A、道生万物

B、万物有灵

C、人法地

D、道法自然

答案:A

31从立心上讲,君子应该具备的品性是()。(1.0分)1.0 分

A、礼貌

B、智慧

C、仁义

D、务本

答案:D

32以下哪位学者认为善念就是人的本性的善?()(1.0分)1.0 分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王阳明

答案:C

33放权指的是“无为”,而“无不为”强调要抓住()。(1.0分)1.0 分

A、方向

B、要害

C、关键

D、重点

答案:B

34在“礼”中的“四非”不包括下列哪一项?()(1.0分)1.0 分

A、非礼勿视

B、非礼勿动

C、非礼勿听

D、非礼勿想

答案:D

35与孔子的“仁”、孟子的“义”不同的是,荀子讲究的是()。(1.0分)1.0 分

A、术

B、势

C、礼

D、法

答案:C

36“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这句话出自以下哪本书?()(1.0分)1.0 分

A、《邹氏传》

B、《谷梁传》

C、《公羊传》

D、《左氏传》

答案:C

37()不属于韩非的变法主张。(1.0分)1.0 分

A、重变革而反法古

B、论道德而舍刑赏

C、舍道德而论行赏

D、弃古法新

答案:B

38“地”在《周易》中指的是()。(1.0分)1.0 分

A、地域

B、地球

C、土地

D、大地

答案:A

39我们说的“依法治国”,是指没有人能凌驾于()之上。(1.0分)1.0 分

A、法礼

B、法律

C、贵族

D、国君

答案:B

40“行人辞令”中的“行人”指的是哪类人?()(1.0分)1.0 分

A、太尉

B、御史大夫

C、外交官

D、史官

答案:C

二、多选题 (题数:15,共 30.0 分)

1属于法家的治国策略的是()。(2.0分)2.0 分

A、任法于贤

B、司法于官

C、明法于国

D、司法于民

答案:ABC

2在孟子的学说中,民主主要建立在哪些原则基础之上的?()(2.0分)2.0 分

A、仁义礼德

B、人人平等

C、君臣对等

D、民贵君轻

答案:BCD

3“朝廷之音,宗庙之音”分别属于以下哪种?()(2.0分)2.0 分

A、雅

B、国

C、风

D、颂

答案:AD

4孟子的学说认为:由内圣而外王的原则有哪几个?()(2.0分)2.0 分

A、存心

B、反身

C、寡欲

D、养气

答案:ABCD

5“赋”有以下哪些功能?()(2.0分)2.0 分

A、描写

B、描述

C、简答

D、叙述

答案:ABD

6我们可以从以下哪些书籍中看到古人对鬼神、天地等信奉的记载?()(2.0分)2.0 分

A、《诗经》

B、《左传》

C、《国语》

D、《楚辞》

答案:BCD

7在《周易》中对“中”的解释有哪些?()(2.0分)2.0 分

A、中和

B、中规中矩

C、位中

D、时中

答案:CD

8汉初伏生将《尚书》传给了哪些人?()(2.0分)2.0 分

A、欧阳高

B、夏侯胜

C、夏侯建

D、夏侯惇

答案:ABC

9在世界上,以下哪些属于对人类而言的比较主要的关系?()(2.0分)2.0 分

A、天跟人的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

C、神与人的关系

D、自我关系

答案:ABCD

10到了汉朝《诗经》形成了哪几种流派?()(2.0分)2.0 分

A、齐

B、鲁

C、韩

D、毛

答案:ABCD

11整个《尚书》的礼仪中包括以下哪些?()(2.0分)2.0 分

A、人心惟危

B、道心惟微

C、惟精惟一

D、允执厥中

答案:ABCD

12想要成为君子,从思想上讲,要()、()、()。(2.0分)2.0 分

A、修己

B、利己

C、利他

D、乐他

答案:ACD

13以下哪些篇章属于《孟子》中的篇章?()(2.0分)2.0 分

A、《梁惠王》上下

B、《公孙丑》上下

C、《离娄》上下

D、《万章》上下

答案:ABCD

14以下哪些古文献记载了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2.0分)2.0 分

A、《孟子》

B、《节南山》

C、《周礼》

D、郭店竹简

答案:AD

15在商周时期,一些民族的经验通过文字被记录在哪里?()(2.0分)2.0 分

A、竹简

B、甲骨文

C、纸

D、铜器铭文

答案:BD

三、判断题 (题数:30,共 30.0 分)

1正名就是指把国家官员循名责实。()(1.0分)1.0 分

答案: √

2道学讲“寡色欲以养肾气”。()(1.0分)1.0 分

答案: √

3前代周朝的影子在《周礼》这本书中有所展现。()(1.0分)1.0 分

答案: √

4“法”是一种感情的外发,是一种感情的流露。()(1.0分)1.0 分

答案: ×

5从儒家观点来看,有道和无道都是道的体现。()(1.0分)1.0 分

答案: ×

6一方面“敬”是敬人,另一方面“敬”是敬事。()(1.0分)1.0 分

答案: √

7“赋”中的描写解释的是外在的样貌和特征。()(1.0分)1.0 分

答案: ×

8商鞅在建立法规时提出“道法天成”。()(1.0分)1.0 分

答案: ×

9古代墨子是一个史官出身。()(1.0分)1.0 分

答案: ×

10在周朝时期,在治理天下时采用的是通过王室来分封到各地,建诸侯。()(1.0分)1.0 分

答案: √

11法家的“因性说”中的“因”是尊重的意思。()(1.0分)1.0 分

答案: ×

12《孟子》是最早列入到儒家经典中的书籍,也是最受争议的一本书。()(1.0分)1.0 分

答案: ×

13韩非认为,“申子未尽于术;商鞅未尽于法”。()(1.0分)1.0 分

答案: √

14“教”一方面讲的是自我的教育,另一方面讲的是国家层面的教化。()(1.0分)1.0 分

答案: √

15好像什么事都不做,但却把什么事都做了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含义。()(1.0分)1.0 分

答案: √

16法律假定人性是恶的。()(1.0分)1.0 分

答案: √

17在《诗经》中曾这样对孔子评价到“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1.0分)1.0 分

答案: ×

18“你是什么样性情的人,就用什么样的方法管理你”是符合儒家学说“化性说”的思想。()(1.0分)1.0 分

答案: ×

19在儒家思想中“自省”指的是用一种标准进行反省,而不是以道德的形式。()(1.0分)1.0 分

答案: ×

20“静”在“定而后能静”中指的是安心做事。()(1.0分)1.0 分

答案: √

21《仪礼》、《周礼》和《礼记》合称为三礼。()(1.0分)1.0 分

答案: √

22化境就是一种在变化中达到的一种最完美的状态。()(1.0分)1.0 分

答案: √

23孔子给中华民族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初步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1.0分)1.0 分

答案: √

24“知止而后有定”的“止”就是止于至善的意思。()(1.0分)1.0 分

答案: √

25退守大智慧能让人心情逍遥,心性快乐。()(1.0分)1.0 分

答案: √

26群经之首当属《周易》。()(1.0分)1.0 分

答案: √

27《春秋》成熟的比较早,是对《左传》中一个史实的补充和说明。()(1.0分)1.0 分

答案: ×

28鲁恭王拆孔子老房子时发现的《尚书》被称为“孔壁本”,它比流传下来的《尚书》多了16篇。()(1.0分)1.0 分

答案: √

29“礼制“就是把天下系于一个人身上,“法制”就是把天下系于一套制度。()(1.0分)1.0 分

答案: √

30在夏商朝时期,祭祀、信奉天地、信奉鬼神等现象较少出现。()(1.0分)1.0 分

答案: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