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到智慧树欧美电影文化试卷答案

  • 第1部分
  • 总题数: 60
1.
【单选题】 (2分)

《两杆大烟枪》的导演是()

A.

盖里奇

B.

大卫-林奇

C.

马尔科维奇

D.

戈达尔

2.
【单选题】 (2分)

《烈日灼人》获得()

A.

金棕榈奖

B.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C.

金熊奖

D.

金马奖

3
【判断题】 (2分)

《童年往事》是杨德昌的一部青春成长电影。

 A.
 B.
4.
【单选题】 (2分)

《寻找小糖人》主人公罗德里格斯的传奇在于()

 

A.

虚构的故事

B.

一个完美的故事,有人性的成分,与音乐的角度才华和名声不相称的故事,一个复活的传奇。

5.
【单选题】 (2分)

对《布达佩斯之恋》的主人公沙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被军官汉斯解救

B.

他是个骗子

C.

不知道

D.

死于集中营

6.
【单选题】 (2分)

《长大成人》的主人公周青是()

A.

大学生

B.

商人

C.

乐队吉他手

D.

没看过

7
【判断题】 (2分)

成长总是自我否定。

 A.
 B.
8
【判断题】 (2分)

《罗生门》中,四个故事叙述者有一个人未撒谎了。

 A.
 B.
9.
【单选题】 (2分)

现实主义叙事模式是()

A.

如生活般的假象,生活的片段,开放式的结尾,作者中立的虚伪。

B.

开头,中间,高潮,结尾

C.

革命题材

D.

就是现实

10.
【单选题】 (2分)

《爸爸去出差》的导演说,“从政治角度来看,我还是那样的观点,我感兴趣的是()。”

 

A.

意识形态

B.

人性

11
【判断题】 (2分)

《站台》采用了编年体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上个世纪30年代的故事。

 A.
 B.
12
【判断题】 (2分)

特吕弗是西班牙导演。

 A.
 B.
13.
【单选题】 (2分)

《套马杆》导演是()

 

A.

米哈伊尔-罗姆

B.

米哈尔科夫

14
【判断题】 (2分)

《套马杆》这部电影中,套马杆是作为现代生活方式和观念的隐喻。

 A.
 B.
15.
【单选题】 (2分)

《活着》的导演是()。

A.

陈凯歌

B.

吕乐

C.

田壮壮

D.

张艺谋

16.
【单选题】 (2分)

《布达佩斯之恋》采用了()叙事手法。

A.

夸张

B.

对比

C.

蒙太奇

D.

铺陈

17.
【单选题】 (2分)

《安托万与克莱特》(《二十岁的恋情》)中关于搬家的事实是()

 

A.

安托万有意搬到克莱特家对面

B.

克莱特一家正好搬到安托万家马路对面

18.
【单选题】 (2分)

《低俗小说》中拳击手布奇和马沙的遭遇,揭示了一个隐蔽的主题()

A.

这个故事是虚构的

B.

看不懂

C.

自尊(pride)

D.

这部电影只有碎片,没有主题

19
【判断题】 (2分)

《罗生门》中樵夫间接的承认了自己拿走了那把漂亮的匕首。

 A.
 B.
20
【判断题】 (2分)

教学视频中,关于腌西红柿的情节讲过的三部电影是《站台》、《天注定》、《山河故人》。

 A.
 B.
21
【判断题】 (2分)

静物在贾樟柯电影中的意义是,静物代表着一种被我们忽略的现实,虽然它深深的留有时间的痕迹,但它依然保持沉默,保守着生活的秘密。

 A.
 B.
22.
【单选题】 (2分)

《教父》三部曲的导演是()

A.

科波拉

B.

基耶斯洛夫斯基

C.

波兰斯基

D.

库斯图里卡

23.
【单选题】 (2分)

《西伯利亚理发师》这部影片中出现了几个理发师

A.

4

B.

2

C.

3

D.

5

24
【判断题】 (2分)

看电影的活动既是集体性的同时又是极端个人化的,是凝聚社会去剧院的习俗和阅读小说似的个人主义者白日梦的混合物。

 A.
 B.
25
【判断题】 (2分)

《天堂电影院》是一部美国电影。

 A.
 B.
26.
【单选题】 (2分)

在() 意义上我们与世界和解了。

 

A.

理想破灭

B.

主人公被过去和现实的种种所限制,在回忆中发现他和他所生活世界的相互作用,重构那个让我们成为自己的生活世界。

27.
【单选题】 (2分)

《朗读者》的故事结构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是()

 

A.

战争与和平

B.

保密与见证

28.
【单选题】 (2分)

《寻找小糖人》这个电影讲述了一个美国歌手罗德里格斯在美国没有名气,在()却家喻户晓。

A.

俄罗斯

B.

中国

C.

南非

D.

瑞典

29.
【单选题】 (2分)

电影是继文学、戏剧、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之后的()

A.

第六种艺术

B.

第七种艺术

30
【判断题】 (2分)

闲谈是《低俗小说》的隐蔽主题之一。

 A.
 B.
31.
【单选题】 (2分)

对惩罚的理解中,应得论认为()

A.

它是未来取向的,即向前看,关注可以想见的可能从惩罚某人中产生的结果和后果。当且仅当对罪犯的惩罚比起其他待遇有更好的结果时,惩罚才是正当的。

B.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按照罪行的同样程度或严重性施加惩罚。

C.

赔偿论即补偿受害者的理论认为,只有当受害者因遭受犯罪之害而获得赔偿时,公正才得以实现。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2.
【单选题】 (2分)

《蓝风筝》的故事背景时间是( )

A.

1937年-1945年

B.

1978年-1989年

C.

1927年-1936年

D.

1949年-1966年

33
【判断题】 (2分)

德西卡是法国导演。

 A.
 B.
34.
【单选题】 (2分)

对惩罚的理解中,功利主义或者说结果论认为()

A.

赔偿论即补偿受害者的理论认为,只有当受害者因遭受犯罪之害而获得赔偿时,公正才得以实现。

B.

它是未来取向的,即向前看,关注可以想见的可能从惩罚某人中产生的结果和后果。当且仅当对罪犯的惩罚比起其他待遇有更好的结果时,惩罚才是正当的。

C.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按照罪行的同样程度或严重性施加惩罚。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5
【判断题】 (2分)

新现实主义的美学观念是回到卢米埃尔的真实,强调写实性和质朴的纪录性,强调当下性。

 A.
 B.
36
【多选题】 (2分)

下列属于贾樟柯的电影是( )

 A.

《三峡好人》

 B.

《站台》

 C.

《小武》

 D.

《天注定》

37.
【单选题】 (2分)

成长教育小说的情节主要是关于( )

A.

青春、成长和幻灭等问题

B.

异国情调

C.

宗教和政治

D.

历史人物

38
【判断题】 (2分)

《低俗小说》中出租车女司机想知道打死人的感觉。

 A.
 B.
39
【判断题】 (2分)

费里尼认为,无论现实如何,新现实主义就是一种摆脱偏见,摆脱横亘在现实与自我之间的规约去看事实的方法——消除先入之见,诚实地去看待它——这里的现实不仅仅指的是社会现实,也指一个人内在的所有现实。

 A.
 B.
40.
【单选题】 (2分)

《朗读者》的导演是()

A.

法斯宾德

B.

斯蒂芬-戴德利

C.

彼得-彼得格林纳威

D.

凯特-温斯莱特

41.
【单选题】 (2分)

与《罗生门》相关的两个故事是()

 

A.

希罗多德的《历史》中记载的吕底亚国王坎道列斯的故事和中国古代《唐传奇》中沈下贤的《冯燕传》。

B.

《伊利亚特》和《水浒传》

42
【判断题】 (2分)

《谜一样的眼睛》是一部西班牙语影片。

 A.
 B.
43
【判断题】 (2分)

《寻找小糖人》主人公罗德里格斯的传奇在于,这是一个完美的故事,有人性的成分,与音乐的角度才华和名声不相称的故事,一个复活的传奇。

 A.
 B.
44.
【单选题】 (2分)

《我记得,当年事》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讲述了一个同样的主题是( )

A.

坏老师

B.

打架

C.

和父母吵架

D.

大众情人

45.
【单选题】 (2分)

《云上的日子》的导演是()

A.

安东尼奥尼

B.

帕索里尼

C.

费里尼

D.

罗西里尼

46.
【单选题】 (2分)

电影《偷自行车的人》中,主人公安东在绝望中带着儿子小小的放纵了一下,在餐厅吃了一顿饭。()

 

A.

B.

47.
【单选题】 (2分)

人们为什么相信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是真实的,是因为()

A.

只是冲动

B.

这是迷信

C.

因为我们想要或者需要它们这样

D.

个人选择而已

48.
【单选题】 (2分)

《朗读者》中主人公汉娜撒谎的原因是()

A.

爱情

B.

羞耻

C.

利益和社会地位

D.

金钱

49.
【单选题】 (2分)

“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s”的含义是()

A.

随便起的名字

B.

就是一个大苹果

C.

你在我眼中是最美

D.

我也不知道

50.
【单选题】 (2分)

《布达佩斯之恋》的英文名字是()

A.

A better tomorrow

B.

Betty Blue

C.

The gloomy Sunday

D.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51.
【单选题】 (2分)

迂回与进入是()

A.

学习和了解事物以及问题的方法

B.

这是中国传统思想

C.

其实没什么用

D.

不知道什么意思

52.
【单选题】 (2分)

《爸爸去出差》中“出差”的含义是()

A.

不知道

B.

去莫斯科

C.

去外地上班

D.

劳动改造

53.
【单选题】 (2分)

纪录片《安娜》讲述主人公的成长阶段()

 

A.

6——17岁

B.

20——30岁

54.
【单选题】 (2分)

行脚僧在《罗生门》中角色是()

 

A.

黑泽明坚信希望,坚信无私行动的可能性。虽然软弱、困惑但坚持信任。

B.

多余的

55
【多选题】 (2分)

贾樟柯关于真实的理解包括()

 A.

我们剪接使我不能隐瞒素材的断裂性和零散性,这正符合我的真实原则。

 B.

世界上本没有真实

 C.

真实只是真实感,真实存在与内心,不是存在于事情发生之时。

 D.

这像我的电影,没有来龙去脉,只有浮现在生活表面的蛛丝马迹。

56.
【单选题】 (3分)

贾樟柯电影中呈现的人际关系主要是()

 

A.

戏剧性的冲突

B.

带着隐衷

57.
【单选题】 (3分)

维姆-文德斯说,“我完全拒斥故事。因为在我看来他们除了带来谎言外别无所有。而最大的谎言就是故事总是表现出事实上并不存在的有头有尾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而现实根本不是这样的。然而,因为我们对这些谎言的需求又是如此的贪婪,以致于使得我们即或用没有故事的片断来对抗也是毫无疑义的。也就是说,故事是不可能(表现真实)的,而我们又不可能没有故事。”这段话说明()

A.

电影纯属虚构故事而已

B.

电影是对我们生命经验的再现和理解

58.
【单选题】 (3分)

对惩罚的理解中,结果论认为()

A.

它是未来取向的,即向前看,关注可以想见的可能从惩罚某人中产生的结果和后果。当且仅当对罪犯的惩罚比起其他待遇有更好的结果时,惩罚才是正当的。

B.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按照罪行的同样程度或严重性施加惩罚。

59.
【单选题】 (3分)

静物在贾樟柯电影中的意义()

A.

静物只是生活中的用具和电影中的道具

B.

静物代表着一种被我们忽略的现实,虽然它深深的留有时间的痕迹,但它依然保持沉默,保守着生活的秘密。

60.
【单选题】 (3分)

《长大成人》中朱赫来的名字来自小说()。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

《动物凶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