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50题,50分)
1、“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出自()。(1分)
A、
《论语》
B、
《史记》
C、
《春秋》
D、
《礼记》
2、“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这一观点出自下列哪一本论著?()(1分)
A、
《人间词话》
B、
《诗品》
C、
《典论·论文》
D、
《文赋》
3、
“新帖绣罗襦”中“罗”指的是什么?()
(1分)
A、
绸缎
B、
丝罗
C、
布衣
D、
窗帘
4、下列哪一位才子吟出“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之句?()(1分)
A、
王之涣
B、
苏轼
C、
杜甫
D、
纪晓岚
5、下列哪一部著作最早收录《长门赋》?()(1分)
A、
《文心雕龙》
B、
《诗品》
C、
《文赋》
D、
《昭明文选》
6、“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之句出自下列哪一本书?()(1分)
A、
《冷斋夜话》
B、
《蕙风词话》
C、
《文赋》
D、
《红楼梦》
7、《南溟》这首诗作的名称“南溟”出自什么典故?()(1分)
A、
《法华经》
B、
《山海经》
C、
《庄子》
D、
《老子》
8、“秦妇吟秀才”指的是()。(1分)
A、
温庭筠
B、
王建
C、
冯正中
D、
韦庄
9、下列哪一项关于市井俗曲的描述是错误的?()(1分)
A、
被人忽视,无人整理
B、
言辞低俗,错字百出
C、
无人刊刻流传
D、
当时传唱度低
10、《离骚》诗句“众女嫉余之峨眉兮”中“峨眉”是什么意思?()(1分)
A、
眉毛
B、
美女
C、
贤士
D、
美貌
11、下列选项中,由曹丕著述的是()。(1分)
A、
《文心雕龙》
B、
《文赋》
C、
《文选》
D、
《典论·论文》
12、王国维认为,最早将词诗化的文人是哪一位?()(1分)
A、
温庭筠
B、
韦庄
C、
苏轼
D、
李煜
13、民间音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1分)
A、
雅乐
B、
宴乐
C、
胡乐
D、
清乐
14、《木兰花慢》的体制是什么?()(1分)
A、
小令
B、
乐府诗
C、
长调
D、
中调
15、“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一句中的“栖栖”出自()。(1分)
A、
《离骚》
B、
《东轩笔记》
C、
《论语》
D、
《昭明文选》
16、周敦颐认为,自李唐以来世人都比较偏爱哪一钟花?()(1分)
A、
菊花
B、
莲花
C、
梅花
D、
牡丹
17、下列哪一本著作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1分)
A、
《诗经》
B、
《礼记》
C、
《大学》
D、
《春秋》
18、“向西风愁听佩环声”的典故与下列哪一位人物相关?()(1分)
A、
欧阳修
B、
温庭筠
C、
周敦颐
D、
柳宗元
19、王国维认为“写境”是哪一派的作风?()(1分)
A、
理想派
B、
自然派
C、
想象派
D、
写实派
20、《东轩笔记》的作者是哪一位?()(1分)
A、
释惠洪
B、
王安国
C、
吕惠卿
D、
魏泰
21、《二十四诗品》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著,其作者是()。(1分)
A、
司马迁
B、
司马相如
C、
司马光
D、
司空图
22、柳永的《定风波》的体制是什么?()(1分)
A、
小令
B、
中调
C、
长调
D、
单调
2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作者是()。(1分)
A、
冯延巳
B、
李清照
C、
温庭筠
D、
晏殊
24、关于柳永的词,下列选项错误的是()。(1分)
A、
形式上由小令开拓出长调
B、
内容上由伤春转变为悲秋
C、
写出小令之中的幽微婉约的好词
D、
带给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25、莲花何旖旎,“旖旎”是什么意思?()(1分)
A、
亭亭玉立的样子
B、
娇美的样子
C、
郁郁葱葱的样子
D、
花瓣枯萎的样子
26、“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出自()。(1分)
A、
《人间词话》
B、
《礼记》
C、
《文选》
D、
《文赋》
27、《花间集》的词主要取材于()。(1分)
A、
田园生活
B、
志向、理想
C、
美女、爱情
D、
山河美景
28、“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哪一时期?()(1分)
A、
南唐
B、
五代
C、
北宋
D、
清代
29、菩萨蛮是词牌名,又称为()。(1分)
A、
《浣溪沙》
B、
《西江月》
C、
《子夜歌》
D、
《永遇乐》
30、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一观点出自()。(1分)
A、
王士祯
B、
司空图
C、
严羽
D、
王国维
31、《花间集》共收录了多少位词人的作品?()(1分)
A、
一
B、
八
C、
十八
D、
二十八
32、词学最早来源于()。(1分)
A、
上古诗经
B、
唐代诗歌
C、
唐代小说
D、
宋人笔记
33、李商隐《九日》中“空教楚客咏江离”一句,与下列哪一位文人相关?()(1分)
A、
李白
B、
司马相如
C、
屈原
D、
项羽
34、《诗经》中哪一部分的内容是祭祀歌颂祖先?()(1分)
A、
国风
B、
正声
C、
颂
D、
雅
35、“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摘自()。(1分)
A、
《毛诗序》
B、
《诗言志辨》
C、
《诗品》
D、
《笠翁对韵》
36、“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一句出自()。(1分)
A、
温庭筠《菩萨蛮》
B、
晏殊《蝶恋花》
C、
李商隐《九日》
D、
陶渊明《饮酒》
37、在《离骚》中,下列不能用来喻托美德、才能的选项是()。(1分)
A、
香草
B、
华服
C、
蛾眉
D、
苍天
38、南唐词人的代表“一冯二李”不包括()。(1分)
A、
冯正中
B、
李璟
C、
李煜
D、
李昪
39、
“衣锦尚褧”中的“褧”指的是()。
(1分)
A、
衣服外的罩衣
B、
一种布料
C、
比较厚的衣服
D、
一种裁剪的形式
40、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中主指的是()。(1分)
A、
李煜
B、
李昪
C、
李璟
D、
李寿
41、词牌名《鹊踏枝》又名()。(1分)
A、
《黄金缕》
B、
《卷珠帘》
C、
《一箩金》
D、
以上都对
42、清代王鹏运属于哪个词学流派?()(1分)
A、
常州词派
B、
教外别传
C、
建安词派
D、
临桂词派
43、王国维的思想受到哪些哲学家的影响?(1分)
A、
黑格尔、康德
B、
黑格尔、叔本华
C、
黑格尔
D、
叔本华、康德
44、佛教中认为人有“六根”,下列选项属于六根的是()。(1分)
A、
色声
B、
香味
C、
身意
D、
触法
45、下列不属于新批评流派的观点是()。(1分)
A、
意图谬误说
B、
感应谬误说
C、
细读
D、
读者反映论
46、下列哪一本书提出“诗言志”?()(1分)
A、
《诗经·毛诗序》
B、
《诗言志辨》
C、
《论语》
D、
《尚书》
47、《词选序》由谁所作?()(1分)
A、
王鹏运
B、
王水照
C、
张惠言
D、
王国维
48、下列哪一本著作中有“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之说?()(1分)
A、
《冷斋夜话》
B、
《东轩笔记》
C、
《人间词话》
D、
《典论·论文》
49、曹丕在《与吴质书》中为谁美志不遂而叹息?()(1分)
A、
屈原
B、
王粲
C、
应玚
D、
李煜
50、由物及心指的是下列哪一种诗歌表现手法?()(1分)
A、
赋
B、
比
C、
气
D、
兴
二、判断题(共50题,50分)
1、旧诗仅指传统的五七言绝句。()(1分)
2、词往往能够表达一种感情的本质。()(1分)
3、《花间集》是配合宴乐的唱词,由当时的诗人文士所作。()(1分)
4、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阅读中的作用,认为作品的生命是读者的阅读活动赋予的。()(1分)
5、中国古代乐府诗中的“莲”通“怜”字,怜爱之意。()(1分)
6、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观念保守的妇女注定是思妇的命运。()(1分)
7、“举头西北浮云”的“浮云”指的是天上的云朵。()(1分)
8、李商隐的《九日》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1分)
9、长调作为诗调体式之一,字数大概为六十字以上。(1分)
10、贺拉斯的《诗学》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最为系统的美学论著。()(1分)
11、《虞美人》的前六句两两对比,表现了永恒与无常。()(1分)
12、每一个牌调的平仄声调都是一样的。()(1分)
13、在中国传统中,“斜阳”是朝廷衰败的象征。()(1分)
14、词至李后主,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这一变化是有心而为的。()(1分)
15、《诗经》中的《硕鼠》用了比的修辞手法。()(1分)
16、文学作品中所造的意境不一定合乎自然。()(1分)
17、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兴”是由心及物。()(1分)
18、诗与词的区别在于词之言长,诗之境阔。()(1分)
19、《南吕·一枝花》是词牌名。()(1分)
20、“菡萏”经常在中国诗歌中,指的是雍容华贵的牡丹花。()(1分)
21、西方归纳出诗歌中形象与情意的关系有明喻、隐喻等八种。()(1分)
22、张惠言认为,温庭筠的《菩萨蛮》有屈原《离骚》中“初服”之意。()(1分)
23、“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之句出自《阿房宫赋》。()(1分)
24、“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出自司马光的《史记》。()(1分)
25、汉语四声中的仄声,包括平、上、去、入四声。()(1分)
26、王国维认为词有了境界,格调提高是自然而然的事。()(1分)
27、“诗言志”的“志”泛指人类的一切感情()。(1分)
28、周邦彦的《兰陵王·柳阴直》,直抒胸臆,主观感情充沛。()(1分)
29、王国维认为五代、北宋的词有一定的境界,堪称独绝。()(1分)
30、诗是作者集体无意识的活动。()(1分)
31、小词的描写对象多为怨妇和思妇。()(1分)
32、最初“词”的概念是指配合乐曲的演唱的歌词。()(1分)
33、苏轼认为词是不可以诗化。()(1分)
34、周济是临桂词派的继承人。()(1分)
35、李清照认为苏轼的《水调歌头》堪称词之鼻祖。()(1分)
36、苏轼只能写出诗化的词,却无法写出美感充沛的词。()(1分)
37、诗是体物写志。()(1分)
38、“望帝春心托杜鹃”中的“托”是入声字。()(1分)
39、《尔雅》是辞书之祖。()(1分)
40、张惠言所指与“小词”大概相近的是乐府之音。()(1分)
41、王国维对“境界”二字理解地非常透彻,并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的观点。()(1分)
42、王国维认为南唐后主的词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1分)
43、“伶伦吹裂孤生竹,却为知音不得听”一句出自李商隐的《钧天》。()(1分)
44、“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句出自冯延巳。()(1分)
45、”自添沉水烧心篆,一任罗衣透体寒”一句出自顾随的《鹧鸪天》。(1分)
46、《拟采莲曲》仿乐府诗而作。()(1分)
47、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体现了婉约低回的审美特征。()(1分)
48、《硕人》是《诗经》豳风中的一首。()(1分)
49、“历尽艰辛愁句在,老来思咏中兴篇”中的“兴”指的是赋比兴的修辞手法。()(1分)
50、《花间集》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词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