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单元测试
1
【判断题】(5分)
儿童文学虽然简单、简约,但在这种简单的背后,透露着对事物本质的洞悉。
A.

B.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5分)
松居直说:文+画=(b有插图的书),文×画=()
A.
有插图的书
B.
绘本
C.
诗歌
D.
散文

2
【判断题】(5分)
从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即认识论”这个角度看书籍,就会看到由于印刷书籍的出现,人类的心智结构发生了从口语的集体主义到书面语的个人主义的转变。
A.

B.

3
【判断题】(5分)
图鉴之所以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就是因为图鉴给了他们实指的定义。
A.

B.

4
【判断题】(5分)
很多优秀的绘本作品被改编成了动画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绘本这种艺术,本来就具有动起来的品质。
A.

B.

5
【判断题】(5分)
培利•诺德曼在《儿童文学的乐趣》中提出:一本图画书只包含两个故事。
A.

B.

6
【判断题】(5分)
绘本的创意性也在于巧妙结合语言和绘画两种媒介,取长补短。
A.

B.

7
【判断题】(5分)
对于绘本来说,美术设计并不重要。
A.

B.

8
【判断题】(5分)
《我的连衣裙》在发挥儿童想象力方面的宝贵之处在于它并不是以做了一场梦来收场,而是对幻想世界进行了故事式实证。
A.

B.

9
【判断题】(5分)
绘本可以帮助老师或家长采用“实指定义”的方法解决孩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语言障碍。
A.

B.

10
【判断题】(5分)
在绘本《拔萝卜》中,孩子们会在小耗子身上投射自己的影子。
A.

B.

第三章测试
1
【单选题】(5分)
下列哪本绘本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将语言、数学、绘画等媒介组合在一起,以富有创意的设计讴歌大自然的美好?
A.
《幸运的内德》
B.
《好脏的哈利》
C.
《文字+数学+季节=数学诗!》
D.
《小牛的春天》

2
【判断题】(5分)
绘本的故事最好是专门为绘本创作的。当故事的叙事节奏没有考虑到绘本翻页的需要时,绘本创作就不易成功。
A.

B.

3
【单选题】(5分)
下列哪本绘本将奶奶带给我的小狗这条线索掐断,使其成为一条伏线埋藏于作品之中,使绘本更具整体性?
A.
《这不是我的帽子》
B.
《会说话的手》
C.
《爸爸去哪儿了?》
D.
《幸运的内德》

4
【单选题】(5分)
下列哪本绘本采用“视觉创意”运用不断变换的手势作为素材?
A.
《爸爸去哪儿了?》
B.
《这不是我的帽子
C.
《幸运的内德》
D.
《会说话的手》

5
【单选题】(5分)
让一只小猫站在生命的舞台,通过小猫自己的动作(摄影)、叫声(录音)进行本真的生命表现的绘本是
A.
《好神奇的小石头》
B.
《幸运的内德》
C.
《小猫小猫怎样叫?》
D.
《雾里的马戏团》

6
【单选题】(5分)
下列哪个绘本故事的创意集中在一枚好运硬币上,通过这枚硬币将爸爸妈妈对孩子、孩子对爸爸的爱集中起来?
A.
《天啊!错啦!》
B.
《团圆》
C.
《好脏的哈利》
D.
《文字+数学+季节=数学诗!》

7
【单选题】(5分)
下列哪本绘本表达了作者对既成观念的颠覆性思考?
A.
《烟》
B.
《天啊!错啦!》
C.
《团圆》
D.
《老糖夫妇去旅行》

8
【判断题】(5分)
《迟到的理由》中通过边框的设计,想象和现实有了很好的区分。
A.

B.

9
【判断题】(5分)
《老糖夫妇去旅行》以漫画风格表现了幽默、荒诞的故事,考验了孩子理解故事的能力。
A.

B.

10
【判断题】(5分)
《团圆》是凯迪克儿童图画书奖第一届获首奖的作品。
A.

B.

第四章测试
1
【判断题】(5分)
对图画书而言,常常有两种必要的工具,首先是图画,其次是语言,图画比语言更重要。
A.

B.

2
【判断题】(5分)
绘本与有插图的书不同,文字与绘画同时表现的时候会考虑到二者的特点,让它们发挥各自的所长。
A.

B.

3
【判断题】(5分)
语言与绘画进行交织、想象的形式是:对同一个信息,文字与绘画同时进行表现。
A.

B.

4
【判断题】(5分)
在绘本中,文字不能只是简单地描述绘画。
A.

B.

5
【判断题】(5分)
文字、图画各自发挥特有的功能,进行分担式表现是绘本普遍采取的表现方式。
A.

B.

6
【单选题】(5分)
绘本中语言与绘画的交织想象包括哪几种方式?
A.
文字、图画各自发挥特有的功能,进行分担式表现
B.
对同一个信息,文字与绘画同时进行表现
C.
文字与绘画的错位式叙述
D.
其他三种均包括在内

7
【单选题】(5分)
绘本()将文字作为画外音,从而启发读这本书的人进一步思考对事物的认知、判断是否正确,对惯例、常识、通常的做法提出了质疑。
A.
《山田家的气象报告》
B.
《天啊!错啦!》
C.
《挠挠大怪物》
D.
《别让鸽子开巴士》

8
【单选题】(5分)
下列哪本绘本中,语言文字是对绘画内容的比喻性表现?
A.
《挠挠大怪物》
B.
《天啊!错啦!》
C.
《别让鸽子开巴士》
D.
《山田家的气象报告》

9
【单选题】(5分)
下列哪本绘本中,文字描述的故事中的人物与绘画之间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从而使小朋友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玩得很开心,还能得到心理、情绪、情感的疏导?
A.
《别让鸽子开巴士》
B.
《山田家的气象报告》
C.
《挠挠大怪兽》
D.
《天啊!错啦!》

10
【判断题】(5分)
只有充分地利用语言文字和绘画表情达意的长处,回避它们的短处,创作出来的绘本才会有艺术的张力、艺术的表现力,才会呈现出自己的独特性。
A.

B.

第五章测试
1
【多选题】(5分)
图画书是什么?
A.
文本
B.
商品
C.
综合性美术设计
D.
图画

2
【判断题】(5分)
图画书只是给儿童看的极其简单的书,没有丰富蕴含
A.

B.

3
【判断题】(5分)
好的绘本的图画能让孩子面对它仔细观察、驻足思考
A.

B.

4
【单选题】(5分)
谁在读绘本时不易注意到图画中的细节?
A.
女性
B.
成人
C.
儿童
D.
男性

5
【多选题】(5分)
连环画的文字和图画是什么关系?
A.
图画为辅
B.
图画为主
C.
文字为辅
D.
文字为主

6
【判断题】(5分)
珍·杜南认为,示意的图画更能够与文字故事形成互补
A.

B.

7
【判断题】(5分)
绘本的绘画是非常核心的叙述“语言”
A.

B.

8
【单选题】(5分)
绘画作为一种特殊的叙事语言,需要有什么?
A.
色彩
B.
节奏
C.
配字
D.
声音

9
【判断题】(5分)
“表意性”是指涉绘画所具有的性质
A.

B.

10
【多选题】(5分)
尼采的“精神三变”说将人生的三个阶段划分为什么?
A.
骆驼
B.
老虎
C.
狮子
D.
幼儿

第六章测试
1
【单选题】(5分)
什么是“文学中的文学”?
A.
小说
B.
绘本
C.
诗歌
D.
童话

2
【单选题】(5分)
作者的思维活动是一种什么?
A.
外语言
B.
有声语言
C.
内语言
D.
无声语言

3
【判断题】(5分)
洞察幼儿的复杂多元的心理世界,能够引起幼儿读者的共鸣
A.

B.

4
【单选题】(5分)
幼儿成长题材绘本,创作取胜的关键在于什么?
A.
描写真实
B.
将故事写得各具特色
C.
表现成长
D.
如实记录

5
【判断题】(5分)
作为写实故事,真实性是必然要求
A.

B.

6
【单选题】(5分)
绘本《小乔逃跑了》用意在于表现什么?
A.
母爱的伟大
B.
小乔的成长
C.
小乔的任性
D.
离家的自由

7
【单选题】(5分)
绘本《妈妈的红沙发》运用了什么叙事技巧?
A.
抒情
B.
顺叙
C.
倒叙
D.
插叙

8
【判断题】(5分)
绘本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儿童”,这里的“儿童”只能是人
A.

B.

9
【多选题】(5分)
绘本《哈利的花毛衣》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
A.
友情
B.
自我认知
C.
亲情
D.
自我确认

10
【判断题】(5分)
绘本《我的爸爸叫焦尼》感人的原因之一在于其强烈的抒情
A.

B.

第七章测试
1
【判断题】(5分)
“哲学”这一概念来自希腊,意为“爱智慧”
A.

B.

2
【判断题】(5分)
相对论不仅仅是物理学的学说,也是一种哲学思想
A.

B.

3
【多选题】(5分)
绘本《我和小姐姐克拉拉》的哲学意味在于哪两个方面?
A.
经验主义哲学
B.
归纳法
C.
演绎法
D.
辩证思考

4
【单选题】(5分)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A.
重视理论
B.
反思
C.
辩证
D.
实证

5
【判断题】(5分)
哲学能给我们多一种视角,或者是让我们少犯
A.

B.

6
【单选题】(5分)
绘本《黄木偶和粉木偶》是用哲学构思而成的书,其主要形式是什么?
A.
对话
B.
引人思考的图画
C.
逻辑性强的文字
D.
独语

7
【判断题】(5分)
绘本《失落的一角》的主题内容与“自我”无关
A.

B.

8
【判断题】(5分)
哲学的思考,有且只有一种答案
A.

B.

9
【判断题】(5分)
绘本《彼得的椅子》有着心理学的深度
A.

B.

10
【判断题】(5分)
在幼儿的心灵成长中,自我意识的形成不重要
A.

B.

第八章测试
1
【判断题】(5分)
绘本页数不多,又有少字化倾向,因此无法承载具有深刻意味的内容。
A.

B.

2
【多选题】(5分)
绘本在表现教育思想时,有哪些特征
A.
通过结尾的总结和说教来教育儿童
B.
举重若轻
C.
化繁为界
D.
依靠文字的堆砌

3
【多选题】(5分)
在绘本《我一直一直朝前走》中,小男孩一路上做了些什么事
A.
他摘了一朵小花,并把它送给了奶奶
B.
他听了奶奶的话,沿着乡间小路一直一直朝前走
C.
小男孩迷了路,他没能找到奶奶家在哪里
D.
他经历了一番快乐的“冒险”之后,最终来到了奶奶家

4
【单选题】(5分)
为什么《我一直一直朝前走》中的小男孩并没有一直朝前走,却显得非常快乐?
A.
因为小男孩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
B.
因为小男孩一直想着要吃奶奶做的蛋糕
C.
因为他最后还是来到了奶奶家
D.
因为他一路上看到了许多以前没有看到过的东西,收获了许多珍贵的人生经历。

5
【多选题】(5分)
对儿童来说,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具有吸引力的人生
A.
像“自由行”一样的人生
B.
有着无限可能性,可以自己去探索的人生
C.
像参加旅行团旅行一样的人生
D.
父母规划好了道路,不会经历风险的人生

6
【判断题】(5分)
《万物简史》的作者比尔·布莱森喜欢游历,并且随性而居,他的人生充满趣味,正像《我一直一直朝前走》这一绘本所展现的韵味一样。
A.

B.

7
【判断题】(5分)
我们的教育之所以能获得成功,离不开老师、家长的帮助,但最大的工程还是儿童自己。
A.

B.

8
【判断题】(5分)
《吃掉你的豌豆》这样的作品,一些中国家长不喜欢,因此这本绘本不适合引进中国给中国儿童阅读。
A.

B.

9
【判断题】(5分)
儿童本位,是一百年前周作人提出来的,但一直到今天,也还是中国儿童文学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里的努力方向。
A.

B.

10
【判断题】(5分)
《怪老师和熊的梦》在结尾中,小孩子们吃掉了小熊们的东西,也心存感激,知道要回赠,这样的故事处理,使得故事主题从单纯的“吃”,上升到了友情交往的情感层面
A.

B.

第九章测试
1
【判断题】(5分)
低幼绘本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这是因为教育需要基础,并且这种艺术形式是读者年龄覆盖很大的体裁。
A.

B.

2
【多选题】(5分)
所谓绘本读者年龄范围的“没上限”是指
A.
不仅小孩子能从绘本阅读中获得收获,大人也能从中获得收获
B.
大人虽然不喜欢读绘本,但是为了亲子教育,也会被迫去读
C.
不仅小孩子喜欢看,大人也喜欢看
D.
绘本是成人创作的

3
【单选题】(5分)
随着能力的提高、知识的增多、经验的丰富,阅读者面对以前读过的绘本,会怎么样
A.
会觉得枯燥无味
B.
会觉得幼稚,因此不愿意继续阅读
C.
会从同样的阅读内容中发现新的东西,获得新的体验
D.
会发现过去的阅读有许多。

4
【判断题】(5分)
儿童是以“快乐原则”为行事准则的,而儿童又是纯洁善良的,应当避免朝“现实原则”努力,以免人性变得复杂
A.

B.

5
【判断题】(5分)
我们必须调节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之间的平衡点,只有调节好了,生活才会真正快乐。
A.

B.

6
【多选题】(5分)
在绘本《蚂蚁和西瓜》中,当西瓜、蚂蚁和人类同时出现在画面上时,作者是如何处理透视的
A.
人类显得非常庞大,给蚂蚁造成了很大威胁
B.
对蚂蚁来说,西瓜显得非常庞大
C.
蚂蚁显得非常庞大,充满了力量
D.
离开的人类显得非常渺小

7
【多选题】(5分)
为什么在低幼绘本中,“吃”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A.
因为写“吃”的绘本,能够吸引儿童的兴趣,使他们在阅读中享受到满足感,同时也获得其他愉悦。
B.
因为对儿童来说,“吃”本来就是他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C.
因为绘本中的“吃”不仅仅是肚子饿了的吃,也是蕴含着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吃”
D.
因为除了“吃”,儿童的生活不包含其他有意义的事情

8
【判断题】(5分)
低幼绘本应当表现成人眼中的幼儿。
A.

B.

9
【判断题】(5分)
在低幼绘本中,有趣的作品往往不是单单的有趣,其背后往往有着值得我们去品味和思考的东西
A.

B.

10
【判断题】(5分)
《点点点》并不是真正的游戏,所以儿童读者并不会真的相信是他们自己的力量使得书中的点发生了变化
A.

B.

第十章测试
1
【判断题】(5分)
科学绘本最首要的不是科学性,而是人文性。
A.

B.

2
【单选题】(5分)
《神奇的克隆》对克隆技术是全面肯定的态度,这是因为
A.
因为作者讲究人文性,通过赞美克隆技术,表达了对人类创造力的赞扬
B.
因为克隆技术已经发展得非常充分,能够给人类生活带来新的可能性
C.
因为克隆技术发展得还不算完美,应当继续鼓励
D.
因为作者没有严谨的科学思维,没有看到克隆技术可能带来的问题

3
【多选题】(5分)
甲斐信枝的《杂草的生活》表现了植物之间什么样的生活
A.
植物们总是十分顽强地等待生命发展的机会
B.
植物之间相处十分和谐、自然
C.
植物之间也充满了竞争
D.
人类总是剥夺植物生存的权利

4
【判断题】(5分)
《河川》这一绘本最令人钦佩之处就在于,它将人类生活和河流的密切关系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河流,就是一部人类生活的记录。
A.

B.

5
【判断题】(5分)
人类有两种精神,一种是人文精神,一种是科学精神,在人类对幼儿时期,由于经验的不足,就不可能拥有科学精神
A.

B.

6
【判断题】(5分)
《我是大象》是一部有高度、有创意的绘本,但并没有什么难度。
A.

B.

7
【多选题】(5分)
《我是大象》这一绘本的结尾表达了什么
A.
证明儿童无法从书本中获得知识
B.
教导读者爱护动物
C.
再一次回到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差异问题
D.
引导读者通过实际活动学习,而不是仅仅通过书本学习

8
【判断题】(5分)
《我是大象》中有一明一暗的两条线索:明线写的大象“我”所诉说的不满和夸耀,幽默地呈现出“我”的心情和性格。暗线表现的则是科学的知识,尤其是科学认知的方法。
A.

B.

9
【判断题】(5分)
像《首先有一个苹果》这样典型的大巧若拙的科学知识绘本,没有任何认知策略,只是简单地传达知识
A.

B.

10
【单选题】(5分)
《我是大象》这一绘本中,不包含以下哪些知识
A.
通过参照物进行比较的认知方法
B.
引导读者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知识,而非仅仅困于书本知识之中
C.
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动物
D.
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差异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