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
矫正幼儿的不良品德应采取什么措施?()
A、榜样示范
B、表扬鼓励
C、家园一致性原则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2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个性结构的子系统()
A、自我调控系统
B、自我认知系统
C、个性心理特征系统
D、个性倾向系统
我的答案:D
3
感受性很强,反应性和主动性弱的人属于哪一种气质类型()
A、多血质
B、抑郁质
C、胆汁质
D、粘液质
我的答案:B
4
和同伴一起做游戏,谈论共同的活动,但没有分工,也没有围绕具体目标进行组织,每个儿童根据自己的愿望来做游戏,这种游戏属于()游戏。
A、合作游戏
B、联合游戏
C、平行游戏
D、接受游戏
我的答案:D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是()
A、父母
B、幼儿园
C、邻居
D、电视
我的答案:D
6
不属于当代西方游戏理论的是()
A、觉醒理论
B、元交际理论
C、行为适应说
D、剩余精力说
我的答案:A
7
我国有关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得到迅速发展的年代是()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我的答案:D
8
安斯沃思将婴幼儿的依恋分为安全性、回避性和反抗性三种类型,下面对这三种类型评价正确的是()
A、安全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回避性和反抗性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B、回避性和安全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而反抗性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C、反抗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回避性和安全性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D、回避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安全性和反抗性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我的答案:D
9
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最多的幼儿来自于()
A、西方社会
B、未开化的社会
C、单亲家庭
D、阶级社会
我的答案:A
10
()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并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
A、班杜拉
B、布郎芬布伦纳
C、皮亚杰
D、柯尔伯格
我的答案:B
11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评价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的原则是()
A、针对性
B、过程性
C、全面性
D、游戏性
我的答案:A
12
依恋理论的创始人是()
A、约翰·鲍尔比
B、弗洛伊德
C、帕顿
D、皮亚杰
我的答案:D
13
幼儿社会性评价中最普遍的方法是()
A、谈话法
B、观察法
C、问卷法
D、社会测量法
我的答案:A
14
下列不属于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主要途径的是()
A、幼儿园的专门教育
B、环境教育
C、家庭与幼儿园合作
D、家庭的专门教育
我的答案:C
1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是()
A、儿童发展观
B、父母认知观
C、儿童教育观
D、父母期望观
我的答案:D
二、多选题
题型说明:请输入题型说明
1
确定幼儿社会性教育内容的原则有()
A、渐进性
B、活动性
C、客观性
D、科学性
我的答案:ABCD
2
婴幼儿的依恋有下列哪几种类型()
A、回避型依恋
B、反抗性依恋
C、矛盾性依恋
D、安全性依恋
我的答案:ABCD
3
国心理学界对品德心理结构三分法的观点认为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我的答案:ABCD
4
师幼互动的基本特征有()
A、方向的双向性
B、效果的双重性
C、性别的差异性
D、时空的变换性
我的答案:ABCD
5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结构包括()
A、自制力
B、自我延迟满足
C、自我评价
D、自觉性
我的答案:ABCD
三、填空题
题型说明:请输入题型说明
1
适合研究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社会测量法有()、()和同伴评定法。
我的答案:
第一空:第二空:
2
儿童社会性发展始于20世纪()年代,当时影响较大的是()、维果斯基和()的理论。
我的答案:
第一空:第二空:第三空:
3
幼儿社会性教育的独有方法有()和()。
我的答案:
第一空:第二空:
4
幼儿品德发展的特点有具体性、()、()他律性和()。
我的答案:
第一空:第二空:第三空:
5
柯尔伯格认为性别角色是儿童对社会的()组织,这种组织的第一步是()。
我的答案:
第一空:第二空:
6
幼儿自信心结构包括()、()、()和()四因素。
我的答案:
第一空:第二空:第三空:第四空:
7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拉德·W·哈特普,在1974年把侵犯行为分为()侵犯和()侵犯两种。
我的答案:
第一空:第二空:
8
美国康奈尔大学()从生态学家所提出的假设为出发点,指出()的环境是影响儿童少年发展的主要源泉,系统地研究了影响儿童发展的环境。
我的答案:
第一空:第二空:
四、名词解释
题型说明:请输入题型说明
1
性别角色
我的答案
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2
依恋
我的答案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3
自我意识
我的答案
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