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纪录性
新现实主义的电影艺术家们,对于现实的密切关注,并在电影作品中忠实于真实事件与人物的再现,使文学故事性消失在如同新闻报道的实际生活的叙事状态之中。《偷自行车的人》和《罗马十一时》都是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例子。而《罗马十一时》一片由于有了新闻记者在叙事上的参与,而更像是一部新闻工作者的一次报道。巴赞称新现实主义的影片的纪录性,具有极为特殊的美学价值。
(2)实景拍摄
这是新现实主义“纪录性”的一部分体现。这样一种拍摄方法,将真实的社会环境与人物的命运在视象上紧密地结合起来。新现实主义电影工作者的口号是:将摄影机搬到大街小巷上去,在实际空间中进行拍摄。
(3)长镜头的运用
在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中,长镜头的运用作为表现空间真实的手段,起到了突出影片形式与风格的独特作用。这种没有被分割得很碎的视觉处理,似乎使每一个镜头都成为完整的一段。这既体现了创作者忠实于自然的客观性,又使影片获得了现实真实的透明性,最终消失了自我的主观性。
(4)关于非职业演员的运用
新现实主义将职业演员与非职业演员的混用,使演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这种结果才“必然能够获得意大利电影的绝妙的真实性”。
(5)打破情节剧的传统叙事模式
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本来面貌去还原生活,凸显影片的纪录风格,打破了常规的戏剧性事件发展逻辑。
(6)地方方言的运用
这是新现实主义追求纪录和写实主义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民族电影追求声音效果表现的极为突出的一种手段。在方言的处理上,新现实主义制作者是很注重分寸的,他们既保持地方方言的特点,又尽可能地使人们听得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