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里程碑意义
1

【单选题】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B

A、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B、中国式现代化
C、高质量发展
D、创新驱动发展
2

【单选题】()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要解决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的问题。D

A、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
C、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
D、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3

【单选题】()提出了“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重大命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性。B

A、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4

【单选题】()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A

A、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5

【多选题】要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根本在于()。AB

A、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B、不断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
C、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D、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1.2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1

【单选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的重点要放在( )。A

A、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
B、调整社会结构和深化社会改革上
C、调整政治结构和深化政治改革上
D、调整文化结构和深化文化改革上
2

【单选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坚持以()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B

A、政治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社会体制改革
D、文化体制改革
3

【单选题】2024年5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关于就业问题,以下说法中不准确的是()。D

A、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B、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C、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D、事关国际和平稳定
4

【多选题】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稳是主基调,要在保持大局稳定的前提下谋进”。关于“稳”的要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BC

A、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任何波动
B、确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C、大方向要稳,方针政策要稳,战略部署要稳
D、在优先保证经济超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守住根基、稳住阵脚
5

【多选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抓发展、抓稳定两手都要硬”。关于“稳中求进”的要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BCD

A、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
B、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C、在关键领域要始终以“进”为先
D、“稳”和“进”要相互促进
1.3 用好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 推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
1

【单选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到()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B

A、2030
B、2035
C、2049
D、2050
2

【单选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了300多项改革举措,清晰呈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关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国家治理方面提出的制度安排,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
B、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合理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
C、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
D、完善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机制,防止政府干预
3

【单选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关于新型生产关系,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C

A、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充分
B、劳动者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影响生产的过程
C、劳动者的报酬不会有大的波动
D、新型生产关系是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优势的生产关系
4

【多选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关心重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殷切期望。关于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任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BCD

A、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增强对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
B、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
C、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科技全球竞争力
D、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5

【多选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固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下列关于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的举措,正确的有()。ABC

A、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B、探索建立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
C、健全国际宏观政策协调机制
D、支持所有外资机构参与金融业务试点
1.4 坚持守正创新 激发中国式现代化勃勃生机
1

【多选题】2024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改革无论怎么改,()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BCD

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B、坚持马克思主义
C、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

【多选题】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我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确保改革开放行稳致远,就要()。ABD

A、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
B、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
C、坚持利益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
D、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
3

【多选题】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是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选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ABCD

A、分类推进高校改革,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B、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
C、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D、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
4

【单选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关于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下列说法中有误的是()。C

A、鼓励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
B、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
C、健全政治监督抽象化、精准化、常态化机制
D、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
5

【判断题】中国的改革是从改良资本主义道路开始的,在历史进程中,我们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X

1.5 运用系统观念把握时代 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1

【多选题】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要处理好五个方面的重大关系。下列属于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有()。ABCD

A、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B、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C、活力和秩序的关系
D、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2

【多选题】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科学方法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统筹(),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ABD

A、新型工业化
B、新型城镇化
C、消除绝对贫困
D、乡村全面振兴
3

【多选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关于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下列举措中正确的有()。BCD

A、健全专家参与公共决策制度
B、健全国际宏观政策协调机制
C、健全预算制度,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
D、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
4

【单选题】坚持系统观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关于在推进改革中坚持系统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既要从改革的整体出发,又要注重改革的具体问题
B、既要关注改革眼前问题,又要着眼改革长远问题
C、既要把各个领域的改革看成独立个体,又要找到改革不同领域的内在联系
D、要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5

【单选题】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要使()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C

A、企业
B、政府
C、市场
D、消费者
2.1 把握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与政策
1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宏观经济分析的研究对象的是()。B

A、就业率
B、消费者偏好
C、利率
D、通货膨胀
2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微观经济分析的研究对象的是()。C

A、企业
B、市场
C、汇率
D、居民个人储蓄
3

【单选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D

A、《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4

【判断题】我国需要通过新的体制机制设计来解决矛盾、化解矛盾,推进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

2.2 胸怀“两个大局” 冷静观察国际形势演变趋势
1

【判断题】欧盟能源危机导致欧盟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了五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对

2

【单选题】“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出自()的《七律·登庐山》。A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陈毅
D、叶剑英
2.3 透视“半年报” 把脉中国经济“形”与“势”
1

【多选题】我国2024年上半年经济增长总体平稳,这得益于()。ABCD

A、各地扩大政府公共投资规模
B、中央增加政府投资额度
C、中央增强债务融资的力度
D、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2

【单选题】在研究各个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时,下列思维中正确的是()。A

A、注意观察各个地区之间的显著差异
B、只看经济总量
C、只看经济增长率
D、用平均水平来代表整个地区的情况
3

【单选题】关于区域协调发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欠发达地区增长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B、应当通过公共政策来挖掘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潜力
C、应当进一步深化改革来释放出制度红利和创新的动力
D、应当以支付转移为主导来实现共同富裕
2.4 直面外部冲击 中国经济稳健增长推动全球发展
1

【判断题】中美关系攸关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前途命运。对

2

【单选题】美国前国务卿()曾经说过:“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但是做美国的盟友则是致命的。”A

A、基辛格
B、克里
C、希拉里
D、布林肯
3

【单选题】2024年7月26日至2024年8月11日,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举办。B

A、英国伦敦
B、法国巴黎
C、日本东京
D、美国洛杉矶
2.5 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1

【多选题】在经济学中,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包括()。ABC

A、投资
B、消费
C、出口
D、外债
2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有()。ABCD

A、钢铁工业、石油工业和基础能源工业的升级改造
B、道路、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码头的改造
C、影响居民生活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D、涉及国家重大安全的生态环境改造
3

【多选题】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持续提升,消费主要的主要类型有()。ABC

A、常态化消费
B、恢复性消费
C、改进型消费
D、报复性消费
2.6 促进中长期公共政策协同发力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1

【单选题】我国东部地区发展比较快的主要原因不包括()。D

A、吸收就业能力比较大
B、技术进步的空间比较大
C、城市的要素集聚效应比较强
D、矿产资源丰富
2

【单选题】中长期公共政策重点支持的投资领域不包括()。D

A、与优化或重建供应链相关的投资
B、与调整产业业态相关的投资
C、与乡村振兴计划相关的投资
D、与房地产相关的投资
3

【多选题】国家层面的战略性区域规划包括()。ABCD

A、长三角一体化
B、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
C、京津冀一体化
D、成渝双城经济圈一体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