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2分)
下列哪些属于中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
A.大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土壤污染
D.土地荒漠化
2
【多选题】(2分)
我国农业的发展目标( )
A.产出高效
B.产品安全
C.资源节约
D.环境友好
3
【多选题】(2分)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 )
A.水土资源短缺加剧及质量下降
B.农业面源污染与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C.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与固碳减排能力弱
D.农村与农田生态景观差
4
【判断题】(2分)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Haeckel提出生态学定义,标志着生态学的诞生。( )
A.对
B.错
5
【判断题】(2分)
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和最脆弱的部门。( )
A.对
B.错
1
【单选题】(2分)
“水稻→蝗虫→青蛙”属于( )食物链。
A.捕食
B.腐食
C.寄生
D.混合
2
【单选题】(2分)
( )个体数量多、盖度大、生活力强,它决定群落的结构和环境的主要特征。
A.优势种
B.建群种
C.亚优势种
D.附属种
3
【单选题】(2分)
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
A.原始协作
B.偏利共生
C.互利共生
D.寄生
4
【多选题】(2分)
种群的数量变化取决于( )的对比关系。
A.出生率
B.死亡率
C.增长率
D.生态效率
5
【多选题】(2分)
种群的年龄结构有( )几种类型。
A.增长型
B.稳定型
C.衰退型
D.均衡型
6
【多选题】(2分)
r-型生物的特点是( )
A.繁殖率高
B.竞争力强
C.个体小
D.生活周期长
7
【多选题】(2分)
种群的正相互作用类型有( )。
A.互利共生
B.偏利共生
C.原始协作
D.化感作用
8
【多选题】(2分)
K-型生物的特点是( )。
A.繁殖率高
B.竞争力强
C.个体小
D.生活周期长
9
【判断题】(2分)
种群的数量增长模型为S型的生物在种群数量达到其K值的一半时,密度增长最快。( )
A.对
B.错
10
【判断题】(2分)
海关禁止游客携带乳蛋肉、果蔬、种子等入境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防治生态入侵。( )
A.对
B.错
1
【单选题】(2分)
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能量沿着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流动。
A.往复
B.单向
C.多向
D.反向
2
【单选题】(2分)
人类为了扩大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常采用食物链( )来改造营养结构。
A.加环
B.解列
C.浓缩
D.放大
3
【单选题】(2分)
自然生态系统属于( )系统。
A.孤立
B.封闭
C.隔离
D.开放
4
【单选题】(2分)
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分别建立在养分( )的基础上。
A.流动、流动
B.流动、循环
C.循环、流动
D.循环、循环
5
【多选题】(2分)
( )是通过影响直接因子而影响生物的间接因子。
A.光照
B.温度
C.地形
D.海拔高度
6
【多选题】(2分)
根据生态学原理,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包括( )。
A.消费者
B.管理者
C.分解者
D.生产者
7
【多选题】(2分)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有( )。
A.往复
B.循环
C.单向
D.不可逆
8
【多选题】(2分)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组分包括(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还原者
9
【判断题】(2分)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 )
A.对
B.错
10
【判断题】(2分)
农业生态系统受到自然和经济双重规律的支配。( )
A.对
B.错
1
【单选题】(2分)
( )元素属于沉积型循环。
A.碳
B.钾
C.氮
D.水
2
【单选题】(2分)
生物体从环境中吸收的有毒物质可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 )。
A.减少
B.转化
C.分解
D.积累
3
【单选题】(2分)
下列哪项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特征( )
A.养分输入率高,养分输出率低
B.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
C.养分保持能力强,不易流失
D.养分供求同步
4
【多选题】(2分)
按物质循环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形式分类,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 )。
A.地质大循环
B.生物小循环
C.气相型循环
D.沉积循环型
5
【多选题】(2分)
下列( )元素属于气相型循环。
A.碳
B.磷
C.氧
D.硫
6
【多选题】(2分)
地质大循环具有( )等特点。
A.范围大
B.周期长
C.影响面广
D.速度快
7
【判断题】(2分)
气候变化就是指全球气候变暖。( )
A.对
B.错
8
【判断题】(2分)
地面被太阳辐射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CO2、CH4和N2O等气体吸收,从而产生温室效应。( )
A.对
B.错
9
【判断题】(2分)
地球上的碳库主要在大气圈,所以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特征。( )
A.对
B.错
10
【判断题】(2分)
全球氮素储量最多的是岩石库。( )
A.对
B.错
1
【单选题】(2分)
( )又分为生物辅助能和工业辅助能。
A.自然辅助能
B.人工辅助能
C.有机能
D.无机能
2
【单选题】(2分)
1942年美国生态学家( )提出食物链和生态金字塔理论。
A.林德曼
B.坦斯列
C.谢尔福德
D.奥德姆
3
【单选题】(2分)
农业生态系统的净生产力( )自然生态系统。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不等于
4
【单选题】(2分)
十分之一定律提出后,后来的研究表明自然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在( )之间。
A.6%-20%
B.10%-15%
C.3.5%-21%
D.4.5%-20%
5
【多选题】(2分)
初级生产力可以分为( )。
A.总初级生产力
B.净初级生产力
C.次级生产力
D.群落净生产力
6
【判断题】(2分)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人工辅助能是非常重要的能量来源。( )
A.对
B.错
7
【判断题】(2分)
以初级生产者生物量为底层,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生物量依次排列做柱型图,可以呈倒金字塔型。( )
A.对
B.错
8
【判断题】(2分)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金字塔可以是正金字塔也可以是倒金字塔。( )
A.对
B.错
9
【判断题】(2分)
食物链加环可以改变十分之一定律的理论基础。( )
A.对
B.错
10
【判断题】(2分)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其能量可以从后一营养级流向前一营养级。( )
A.对
B.错
1
【单选题】(2分)
能值分析方法是由美国生态学家( )提出。
A.Odum
B.林德曼
C.坦斯列
D.谢尔福德
2
【单选题】(2分)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应用的起点是( )
A.目标和范围定义
B.编目分析
C.环境影响评价
D.评价结果解释
3
【单选题】(2分)
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最大区别在于农业生态系统具有( )服务价值。
A.经济
B.社会
C.生态
D.人文
4
【多选题】(2分)
农业生态系统评价常用方法有( )。
A.物质流分析方法
B.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C.足迹分析方法
D.能值分析方法
5
【多选题】(2分)
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进行货币化估算的常用方法有( )
A.市场价值法
B.机会成本法
C.替代成本法
D.影子工程法
E.恢复费用法
6
【多选题】(2分)
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途径( )。
A.增加生物多样性
B.不超过生态阈值
C.优化食物链结构
D.人为调控生态环境
E.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7
【判断题】(2分)
农业生态系统在给人类提供产品和原材料的同时,还具有其他服务功能。( )
A.对
B.错
8
【判断题】(2分)
生态平衡是静态的、绝对的平衡。( )
A.对
B.错
9
【判断题】(2分)
过度放牧会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
A.对
B.错
10
【判断题】(2分)
碳足迹是某种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度量。( )
A.对
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