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1分)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的思想出自我国古代的哪本著作( )。
2.单选题 (1分)
西方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萌芽时间段是()。
3.单选题 (1分)
下面哪个机构不是日本公共安全危机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组成部分。( )
4.单选题 (1分)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包括“一案三制”,请问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一案三制的内容。
5.单选题 (1分)
2003年SARS危机中出现的“药荒”、“米荒”与公众的( )相关。
6.单选题 (1分)
针对受害人的心理损害,()是危机干预的基本模式。
7.单选题 (1分)
森林草原火灾属于( )。
8.单选题 (1分)
针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潜在风险,( )曾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9.单选题 (1分)
树立( )的指导思想,可以克服公共安全危机管理中的侥幸心理,认真对待所有可能导致危机的因素。
10.单选题 (1分)
下列哪些措施不利于人群疏散。
11.单选题 (1分)
当大量人群从宽敞空间涌向狭窄出口,极有可能出现()。
12.单选题 (1分)
制定应急预案属于危机管理的( )。
13.单选题 (1分)
公共安全危机的缩减主要针对( )。
14.单选题 (1分)
下列关于风险的说法错误的是( )。
15.单选题 (1分)
导致危机发生的原因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原因之间具有( )。
16.单选题 (1分)
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17.单选题 (1分)
()以完成任务为中心,它的典型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独立性,默默无闻地做事。当他们的智慧与产品能用于解决特殊问题时,他们会表现的非常杰出。
18.单选题 (1分)
乘坐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方式,这一观点是基于( )的认识角度得出的结论。
19.单选题 (1分)
在公共安全危机现场反应中,大部分应急处置人员应在( )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0.单选题 (1分)
在各种应急处置的组织文化类型中,()层次上需要具有阿婆罗型文化特征的组织。
21.单选题 (1分)
举办大型展览应制定( )。
22.单选题 (1分)
危机现场反应的首要目标是( )。
23.单选题 (1分)
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并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其中最高级别的突发事件用()标示。
24.单选题 (1分)
应急组织文化是应急参与人员和组织长期形成的带有规律性的( )与结构类型。
25.单选题 (1分)
危机从产生到消亡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 )、爆发期、消亡期。
26.多选题 (2分)
应急演练的作用包括()。
27.多选题 (2分)
以下属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问题的是()。
28.多选题 (2分)
公共安全危机预警包括哪些子系统()。
29.多选题 (2分)
下列哪些法律()属于社会安全领域的应急管理立法?
30.多选题 (2分)
在紧急疏散中,哪些人群最有可能导致异质群集现象。
31.多选题 (2分)
下列哪些属于紧急疏散中的人员心理反应。
32.多选题 (2分)
公共安全危机反应阶段的核心内容是( )。
33.多选题 (2分)
临时紧急疏散常见于以下哪些危机场景中?()
34.多选题 (2分)
危机现场的潜在危险包括( )。
35.多选题 (2分)
应急准备的主要内容有( )。
36.多选题 (2分)
层次分析法的三个主要层级是()。
37.多选题 (2分)
应急管理中的既有组织包括如下哪些()?
38.多选题 (2分)
危机恢复中蕴含了哪些机会()。
39.多选题 (2分)
应急演练的方式包括( )等。
40.多选题 (2分)
下列属于公共安全危机反应的现场安排是()。
41.判断题 (1分)
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因素可以相互转变。
42.判断题 (1分)
中央救灾委员会是我国80年代国家应急管理的主要机构。
43.判断题 (1分)
危机管理的基本职能其实是一个管理过程。
44.判断题 (1分)
《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应急管理领域的基本法。
45.判断题 (1分)
应急演练是检测危机管理工作的最好度量标准。
46.判断题 (1分)
生产能力储备不属于协议储备。
47.判断题 (1分)
大型活动的应急预案不应仅写成文件,还必须进行必要的演练,使有关人员充分熟悉预案的内容,管理者也可以通过演练,发现预案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并不断加以完善。
48.判断题 (1分)
对于由于自然因素引发的公共安全危机,可以通过预测、预警、降低承灾体的脆弱性实现危机的缩减。
49.判断题 (1分)
所有的公共安全危机都是可以预防的。
50.判断题 (1分)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及其组织,目标是维护社会稳定。
51.判断题 (1分)
社会公众不属于应急力量。
52.判断题 (1分)
公开信息是控制谣言的最有效的方式。
53.判断题 (1分)
新时期应急管理工作的新目标就是要“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
54.判断题 (1分)
危机意识决定了人们对待危机的态度。
55.判断题 (1分)
从心理反应的时间序列看,受害人的心理反应往往要经过震惊、发泄、抑郁、内疚、恼怒以及接受现实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