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题数:40,共 40.0 分)
1当巧珍被抛弃之后,她是如何化解自己这场人生危机的?()(1.0分)1.0 分
A、
出走
B、
自杀
C、
劳动
D、
购物
答案:C
2“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副对联纪念的人物是()。(1.0分)1.0 分
A、
吴宓
B、
胡适
C、
鲁迅
D、
李济
答案:B
3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是对()的模仿。(1.0分)1.0 分
A、
自然
B、
梦境
C、
幻想
D、
现实
答案:D
4千媚为什么离开弟弟,而追随台湾富商去寻求荣华富贵?()(1.0分)1.0 分
A、
千媚认为弟弟是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
B、
千媚在弟弟身上寄托着她对纯洁爱情的想象
C、
千媚不喜欢弟弟优柔寡断的性格
D、
弟弟的富裕程度还无法满足千媚的消费需求
答案:B
5莫文蔚的《爱》中“选择的分岔”可以联想到弗罗斯特的诗()。(1.0分)1.0 分
A、
《一条未走的路》
B、
《又一片牧场》
C、
西去的溪流
D、
《林间空地》
答案:A
6根据《人生》中作者对高加林人物性格的刻画,下列哪一选项最不可能出现在高加林的笔记本上?()(1.0分)1.0 分
A、
中东问题
B、
东盟五国和印支三国未来关系的演变
C、
中美苏三角关系中美国的因素
D、
与巧珍的爱情
答案:D
7在《妙妙》这部小说中,妙妙生活的地方是(),但她心心念念向往的是北上广。(1.0分)1.0 分
A、
台儿沟
B、
皇姑屯
C、
头铺街
D、
静安寺
答案:C
8《哦,香雪》中女孩子梳妆打扮是为了()。(1.0分)1.0 分
A、
迎接父母
B、
见老师
C、
迎接火车
D、
见心仪的男孩子
答案:C
9在《毛坯夫妻》中,有一组形成对照的人物形象是()。(1.0分)1.0 分
A、
温小暖与雷烈
B、
沙雪婷与雷烈
C、
温小暖和香雪
D、
温小暖与沙雪婷
答案:D
10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这首歌的歌词作者是()。
(1.0分)1.0 分
A、
刘半农
B、
俞平伯
C、
胡适
D、
鲁迅
答案:C
11“我把缺乏经验看作是人类生存处境的性质之一。”这句话出自()。(1.0分)1.0 分
A、
余华
B、
列夫·托尔斯泰
C、
米兰·昆德拉
D、
福楼拜
答案:C
12《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父亲代表了()的角色。(1.0分)1.0 分
A、
批评者
B、
范导者
C、
跟随者
D、
鼓励者
答案:B
13在《人生》中,高加林刻意将与巧珍分手的地点选在了()。(1.0分)1.0 分
A、
村子里
B、
学校
C、
大马河桥头
D、
单位
答案:C
14《毛坯夫妻》是青年作家()的代表作。(1.0分)1.0 分
A、
张悦然
B、
马小淘
C、
颜歌
D、
盛可以
答案:B
15在《哦,香雪》中,凤娇们对纱巾、发卡等的追求与香雪对自动铅笔盒的追求是有共性的,可以概括为()。(1.0分)1.0 分
A、
都市文明对人的异化
B、
后发个体对于未得之物的渴望
C、
虚荣心的膨胀过程
D、
现代物质文明对传统的冲击
答案:B
16《哦,香雪》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
巴金
B、
郭沫若
C、
铁凝
D、
冰心
答案:C
17《哦,香雪》这部作品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
王安忆
B、
残雪
C、
铁凝
D、
史铁生
答案:C
18《画梦录》是()的作品,这部作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散文艺术的自觉追求与散文的抒情美和形式美上的创造上。(1.0分)1.0 分
A、
徐志摩
B、
卞之琳
C、
何其芳
D、
刘半农
答案:C
19《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
叶弥
B、
马小淘
C、
郭敬明
D、
韩寒
答案:D
20路遥的哪一部小说以孙少平和孙少安两兄弟为中心展开?()(1.0分)1.0 分
A、
《许三观卖血记》
B、
《人生》
C、
《平凡的世界》
D、
《活着》
答案:C
21()在《骆驼祥子》中成功塑造了祥子这样一个穿街走巷的青年人形象。(1.0分)1.0 分
A、
老舍
B、
茅盾
C、
沈从文
D、
巴金
答案:A
22下列哪个描述符合《可悲的第一人称》主人公的境况?()(1.0分)1.0 分
A、
当一个人被城市的快节奏鞭策前进的时候,总会想到诗与远方的惬意
B、
当一个人在城市里生活的春风得意的时候,总是会欲求不满寻找形而上的更高级的追求
C、
当一个人被城市生活折磨的奄奄一息的时候,他要动用一种想象性的乡愁来解决他现代主体的危机
D、
当一个人生活的过于优越就会越空虚,更需要找到生命的寄托
答案:C
23下列哪一个选项符合《棋王》中王一生的形象?()(1.0分)1.0 分
A、
骄傲自满
B、
虚怀若谷
C、
孤芳自赏
D、
遗世独立
答案:B
24王安忆的小说中弱者指的是()。(1.0分)1.0 分
A、
不自觉的人
B、
没文化的人
C、
贫穷的人
D、
残疾的人
答案:A
25文学是能指的自由游戏,这一观点出自()。(1.0分)1.0 分
A、
王德伟
B、
德里达
C、
海德格尔
D、
弗洛伊德
答案:B
26《哦,香雪》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1.0分)1.0 分
A、
如何跻身于精英阶层
B、
如何摆脱封建宗法制度的束缚
C、
如何成为都市中产阶级
D、
如何获得现代的自我
答案:D
27《流放七月》的作者()是新生代严肃文学的代表,同时也是90后作家代表、文二代。(1.0分)1.0 分
A、
冬筱
B、
笛安
C、
七堇年
D、
安妮宝贝
答案:A
28下列哪一部电影是根据叶弥的小说《天鹅绒》改编制作的?()(1.0分)1.0 分
A、
《太阳照常升起》
B、
《一枝梨花压海棠》
C、
《一个都不能少》
D、
《野草莓》
答案:A
29
“我们所有的中国人心中都有一身之我,但没有一群之我。”这句话出自()。
(1.0分)1.0 分
A、
梁启超
B、
梅贻琦
C、
胡适
D、
康有为
答案:A
30以下对文学的定义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
文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
B、
文学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C、
文学是政治服务的工具
D、
文学是以白日梦形式体现出来的想象的代替物
答案:C
31在《成长如蜕》中,促使弟弟向世俗生活低头的重要人物是()。(1.0分)1.0 分
A、
千媚
B、
姐姐
C、
父亲
D、
朋友
答案:A
32李焯雄凭借作品()获得第26届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1.0分)1.0 分
A、
《可惜不是你》
B、
《盛夏的果实》
C、
《不见不散》
D、
《爱》
答案:C
33卫慧被称为“晚生代”“新新人类”作家,她的代表作品是()。(1.0分)1.0 分
A、
《梦游书》
B、
《城南旧事》
C、
《游园惊梦》
D、
《上海宝贝》
答案:D
34《人生》中对的高加林的身体描述比较接近()。(1.0分)1.0 分
A、
都市的摩登青年
B、
瘦弱的知识分子
C、
血统农民的样子
D、
古希腊雕塑般的健美
答案:D
35在成长小说中,一般会出现一个时刻,可以命名为(),在那个时刻,主人公的精神突然成长了。(1.0分)1.0 分
A、
悔悟
B、
冲突
C、
顿悟
D、
思考
答案:C
36《妙妙》中妙妙和头铺街的关系是()。(1.0分)1.0 分
A、
在而属于
B、
不在而不属于
C、
在而不属于
D、
不在而属于
答案:C
37《成长如蜕》中弟弟在年幼时建立起了稳固的接近固执的观察世界的视角,这个来源与()。(1.0分)1.0 分
A、
弟弟与阿福之间的相濡以沫
B、
弟弟的西藏之旅
C、
弟弟与千媚的童年回忆
D、
弟弟对大柳庄的想象
答案:D
38
《倾城之恋》是()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
(1.0分)1.0 分
A、
张爱玲
B、
张恨水
C、
丁玲
D、
严歌苓
答案:A
39格非是先锋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中篇小说()曾被视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1.0分)1.0 分
A、
《铸剑》
B、
《褐色鸟群》
C、
《冈底斯的诱惑》
D、
《山上的小屋》
答案:B
40《成长如蜕》中弟弟经过拘禁之后,如果说他内心仍然保持着对美好人性的追求,那唯一的证据是什么?()(1.0分)1.0 分
A、
父子之谊
B、
千媚的离开
C、
阿福的照片
D、
姐弟之情
答案:C
二、多选题 (题数:15,共 30.0 分)
1在《棋王》中,王一生的母亲临终前送给王一生的棋子为什么无字?()(2.0分)2.0 分
A、
体现了母亲对“棋痴”王一生的不满与愤怒
B、
希望棋子上的字由儿子自己完成
C、
母亲的文化程度有限
D、
刻字的难度大
答案:BCD
2以下关于小说剧情的理解正确的是()。(2.0分)2.0 分
A、
香雪需要走15公里去中学
B、
香雪并不想拥有自动开合的铅笔盒
C、
香雪跟同学相处的很好
D、
香雪的爸爸给她做了一个木质铅笔盒
答案:AD
3《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所描述的暴力袭击的特征是()。(2.0分)2.0 分
A、
施暴的人群尚存朦胧的理性之光。
B、
连小孩子也都参与了这场暴力袭击。
C、
施暴者不是具体的、面貌清晰的某个人,是整体性的暴力机器。
D、
他被围在中央,四周各种各样的拳脚向他袭来。
答案:BCD
4关于《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说法正确的是()。(2.0分)2.0 分
A、
采用了三条叙事线
B、
以一种“在路上”的方式,试图与这个世界谈谈
C、
作者刘同
D、
现实与回忆交替进行
答案:BD
5下列选项中,余华的作品包括()。(2.0分)2.0 分
A、
《许三观卖血记》
B、
《活着》
C、
《红高粱》
D、
《平凡的人生》
答案:AB
6关于《十八岁出门远行》说法正确的是()。(2.0分)2.0 分
A、
主人公一直顺风顺水,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
B、
作者余华
C、
讲述了一个18随男孩初次出门远行的生活
D、
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代表作
答案:BCD
7关于《少年中国说》的论述策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分)2.0 分
A、
通过老少的一组二元对立来推出少年的正当性。
B、
与其说是事实论证,毋宁说是一种必须如此的期许,并以此期许来召唤世人。
C、
文章以严密的逻辑力驳当时流行的两种论调:衰退论与循环论,树立少年中国形象在国际舞台挣得一席。
D、
将少年中国喻示为一个国族符号。
答案:ABD
8下列哪些是《妙妙》的小说情节?()(2.0分)2.0 分
A、
妙妙赶走了何志华,但在何志华走后,她失声痛哭,却没有迈出一步去挽留。
B、
当何志华离开的时候,妙妙失声痛哭,并且做了各种各样的请求以挽留。
C、
妙妙要求何志华陪她买菜,秀恩爱。
D、
妙妙在寻觅到何志华之前有精心的打算。
答案:BCD
9关于余华的说法正确的是()。(2.0分)2.0 分
A、
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
B、
他在塑造“福贵”这个角色时,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提纲进行塑造的
C、
《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D、
代表作《活着》
答案:ACD
10
关于《巨流河》的描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分)2.0 分
A、
一部反映中国近代苦难的家族记忆史
B、
一部用生命书写壮阔幽微的天籁诗篇
C、
一部台湾文学走入西方世界的大事纪
D、
一部过渡新旧时代冲突的女性奋斗史
答案:ABCD
11关于《现实一种》说法正确的是()。(2.0分)2.0 分
A、
收录了三部短篇小说
B、
描写了死亡、血腥与暴力
C、
揭示了人性的残酷和存在的荒谬
D、
作者余华
答案:BCD
12马尔库塞将人的需要分为两类()。(2.0分)2.0 分
A、
剩余需要
B、
心理需要
C、
基本需要
D、
生理需要
答案:AC
13关于香雪和妙妙这两个女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分)2.0 分
A、
我们习以为常的生存底线很有可能是妙妙这类人物帮我们做了点点滴滴的拓宽。
B、
香雪和妙妙这两个人物立场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要不断的与周围的人、与全世界抗争。
C、
香雪对未来现代化生活的向往和地方性的认同感其实是不可割裂的,是统一的。
D、
在妙妙对未来生活的想象之中,个人和家乡这个共同体一起在进步。
答案:AC
14理解作品的两个角度是()。(2.0分)2.0 分
A、
同时代
B、
发展
C、
人物
D、
反思
答案:AD
15先锋作家的代表人物有()。(2.0分)2.0 分
A、
格非
B、
莫言
C、
残雪
D、
马原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题数:30,共 30.0 分)
1《哦,香雪》不仅表现了农村孩子对现代文明的渴望,也体现了文明发展的不同程度对个体生存所产生的挤压。()(1.0分)1.0 分
答案: √
2对《十八岁出门远行》结尾是开放式的,暗示着“我”的多种未来走向。()(1.0分)1.0 分
答案: √
3《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红色的背包象征着革命传统。(1.0分)1.0 分
答案: √
4温小暖这个人物的危险性在于,她在面对社会有可能形成的压迫规训机制时,她没有反抗,反而把这些内化了。()(1.0分)1.0 分
答案: √
5在作品当中居于核心位置,或者在作家笔下反复出现的意向和物象往往会成为读者理解作品的关键切入点。()(1.0分)1.0 分
答案: √
6《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浙江新昌的一条公路上发生抢苹果事件。(1.0分)1.0 分
答案: √
7《成长如蜕》中的弟弟与《妙妙》中的妙妙显然是同一类人。()(1.0分)1.0 分
答案: √
8《十八岁出门远行》中表达了人类经验是非常宝贵的,在面对新环境时,可以使用过往经验进行处理。(1.0分)1.0 分
答案: ×
9撄宁是儒家追求的一种修养境界,指心神宁静,不被外界干扰。(1.0分)1.0 分
答案: ×
10《哦,香雪》的主人公香雪是村里唯一考上镇上的公社中学的女学生。()(1.0分)1.0 分
答案: √
11文学是阳春白雪,与日常生活几乎毫无关联。()(1.0分)1.0 分
答案: ×
12在《人生》中,当高加林遭遇权势打击的时候,他选择了寻找更高的权势为自己出头。()(1.0分)1.0 分
答案: √
13
《人生》中暗示了一种青年文学主题的转折,曾经作为改天换地的主力军青年一代,从外部的世界中回到自己的个人世界,他们将依照个人的利益行使自己的主动权。()
(1.0分)1.0 分
答案: √
14香雪对铅笔盒的向往代表了一大群遭遇了出生不平等的个体在索回追求平等的权利。(1.0分)1.0 分
答案: √
15《人生》以文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展开的。()(1.0分)1.0 分
答案: ×
16《棋王》这部小说不仅是在写棋,更是想要引导读者去认识人和时代相处的关系。()(1.0分)1.0 分
答案: √
17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1.0分)1.0 分
答案: √
18《人生》中高加林面对巧珍会患得患失也是性格使然。()(1.0分)1.0 分
答案: √
19从香雪到妙妙,人物的孤独感是不断加深的。(1.0分)1.0 分
答案: √
20作者在《妙妙》中刻意塑造了一个符号化的人物“北京话”,这个人是妙妙人生旅途中非常重要的转折点。()(1.0分)1.0 分
答案: √
21文学发生作用的方式是润物细无声,独特、内在的抵达我们的心灵。()(1.0分)1.0 分
答案: √
22《棋王》中用了很多篇幅描写“吃”,是为了打破所谓离开物质的追求去谈精神的修为。(1.0分)1.0 分
答案: √
23在《毛坯夫妻》中,温小暖对沙雪婷的胜利并不能单纯的理解为是高尚对爱慕虚荣的人的胜利。()(1.0分)1.0 分
答案: √
24《人生》的结尾,通过高加林的赎罪、忏悔表现了作者对高加林运用不正当手段追求个人利益的谴责。()(1.0分)1.0 分
答案: √
25面对无法改变的“运”时,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造“势”。(1.0分)1.0 分
答案: √
26好莱坞的电影编剧常用白日梦的形式打造电影场景。(1.0分)1.0 分
答案: √
27《棋王》中的“棋运不可背”暗示了一个人出生在世界上,必须要面对很多无法改变、扭转的东西。()(1.0分)1.0 分
答案: √
28文学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独特、内在地抵达读者的心灵。(1.0分)1.0 分
答案: √
29《棋王》中“棋运不可背”指一个人在世界上都很多无法改变的东西。(1.0分)1.0 分
答案: √
30《毛坯夫妻》的主题可以概括为城市青年的生存焦虑。()(1.0分)1.0 分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