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题数:20,共 80.0 分)
1
“文化”一词中“文”的本义为
(4.0分)4.0 分
A、
文物典籍
B、
各色交错的纹理
C、
礼乐制度
D、
美、善、德行
我的答案:B
2
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属于
(4.0分)4.0 分
A、
大文化
B、
中文化
C、
小文化
D、
泛文化
我的答案:C
3“文以载道”中的“道”主要指的是:(4.0分)4.0 分
A、
道路
B、
儒家思想
C、
道家思想
D、
自然规律
我的答案:B
4文学中的“写意”手法,最初起源于:(4.0分)4.0 分
A、
音乐
B、
雕塑
C、
建筑
D、
绘画
我的答案:D
5下面哪个不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功能:(4.0分)4.0 分
A、
民族凝聚功能
B、
精神激励功能
C、
整合创新功能
D、
分析批判功能
我的答案:D
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具有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的表述,正确的是:(4.0分)4.0 分
A、
在中国上古神话中,中华民族的先民所崇拜的是天上的神灵和具有神奇力量并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人间英雄,如后羿、大禹等。
B、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是人间,他们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出现,主要事迹是除害安民、发明创造,如发明各种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
C、
中国古代文学关注的是现实世界中的悲欢离合,而不是属于彼岸的天堂地狱,即使是明清著名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也不例外。
D、
唐朝所有的诗人都以满腔热情去拥抱人生,即使是喜爱刻画鬼神世界的李贺,其实也以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反衬着对美好人间的向往。
我的答案:C
7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是(4.0分)4.0 分
A、
农耕自然经济
B、
游牧经济
C、
庄园经济
D、
工业经济
我的答案:A
8宗法制的核心是(4.0分)4.0 分
A、
封邦建国制
B、
宗庙祭祀制度
C、
嫡长子继承制
D、
郡县制
我的答案:C
9下列不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是:(4.0分)4.0 分
A、
气候
B、
植被
C、
民族
D、
地形
我的答案:C
10天南海北的人可以同读一份《人民日报》,这体现了:(4.0分)4.0 分
A、
汉字的超时空性
B、
汉语的音乐性
C、
汉字的表意性
D、
汉语的符号性
我的答案:A
1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政策所采用的字体是:(4.0分)4.0 分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楷书
我的答案:C
12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4.0分)4.0 分
A、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B、
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C、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D、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我的答案:C
13( )就是崇尚和合与坚守中道:(4.0分)4.0 分
A、
自强不息
B、
贵和尚中
C、
和而不同
D、
以人为本
我的答案:B
14“文质彬彬”体现的美学特征是:(4.0分)4.0 分
A、
中和美
B、
阳刚美
C、
阴柔美
D、
稚拙美
我的答案:A
15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层层下降,形成地势上的:(4.0分)4.0 分
A、
两大阶梯
B、
三大阶梯
C、
四大阶梯
D、
五大阶梯
我的答案:B
16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作出完整阐释和论证的是:(4.0分)4.0 分
A、
冯桂芬
B、
张之洞
C、
沈寿康
D、
李鸿章
我的答案:B
17( )是中国哲学家极崇高之理想:这个理想又是在与“同”的交互规定中实现的:(4.0分)4.0 分
A、
仁
B、
和
C、
义
D、
礼
我的答案:B
18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提出者是:
(4.0分)4.0 分
A、
孔子
B、
老子
C、
韩非子
D、
孟子
我的答案:A
19晋代束皙《补亡诗·由仪 》云:“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其中“文化”一词的意义为( )。(4.0分)4.0 分
A、
文德
B、
文采
C、
语言文字
D、
礼乐制度
我的答案:A
20
《论语》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中“文”指的是
(4.0分)4.0 分
A、
品德
B、
文化
C、
文艺
D、
文采
我的答案:D
二、判断题 (题数:10,共 20.0 分)
1中国文学始终关注现实,其思想来源可以追溯到先秦儒学(2.0分)2.0 分
我的答案: √
2隋唐以后,中国农耕区的中心,逐渐从黄河流域转向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2.0分)2.0 分
我的答案: √
3汉字是一人、一时独立完成的。(2.0分)2.0 分
我的答案: ×
4五四运动时期,胡适和陈序经为代表所主张的“全盘西化”论,很好地引导了青年用科学的态度观察世界、认识世界。(2.0分)2.0 分
我的答案: ×
5孔子没有提出过刚健有为的思想。(2.0分)2.0 分
我的答案: ×
6中国古代文学中,诗歌独领风骚,代表最高成就(2.0分)2.0 分
我的答案: ×
7诗人运用写实手法可以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2.0分)2.0 分
我的答案: ×
8“师夷长技以制夷”,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2.0分)2.0 分
我的答案: ×
9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文化讨论热,是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的整体反思,目的是要在文化观念上进行一场革命。(2.0分)2.0 分
我的答案: √
10老子主张“无以人灭天”,反对人为,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2.0分)2.0 分
我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