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 (2分)

20世纪以后,现代化进程中衍生出许多社会问题,比如,工具理性的膨胀、拜物主义的盛行,以及各种心理疾病的蔓延。这些弊端的共同点,大多集中体现出现代( )的缺失。

A.

人文主义

B.

素质教育

C.

人类文明

D.

自由理念

2.
【单选题】 (2分)

王国维曾谈到治学经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是引用南宋词人( )《青玉案》的最后四句。

A.

范成大

B.

杨万里

C.

陆放翁

D.

辛弃疾

3.
【单选题】 (2分)

近代思想家( )在谈到美术与科学的关系时,曾提出了“求美先求真的思想”。

A.

蔡元培

B.

胡适

C.

谭嗣同

D.

梁启超

4.
【单选题】 (2分)

唐代女人以丰满为美,汉代女人以清瘦为美,正所谓“环肥燕瘦“,这一现象说明了审美观的( )

A.

地域性

B.

种族性

C.

时代性

D.

阶级性

5.
【单选题】 (2分)

西方绘画造型性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

A.

B.

C.

D.

6.
【单选题】 (2分)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的是( )。

A.

康有为

B.

胡适之

C.

蔡元培

D.

周树人

7.
【单选题】 (2分)

春秋时期,( )把道德教育与审美教育密切结合,提出了许多关于美育的思想。

A.

墨子

B.

老子

C.

庄子

D.

孔子

8.
【单选题】 (2分)

美育的载体是( )。

A.

符号

B.

形象

C.

概念、判断

D.

文字

9.
【单选题】 (2分)

席勒指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首先要使他成为( )的人”。

A.

思考

B.

探索

C.

自由

D.

审美

10.
【单选题】 (2分)

西方人坚信,只有通过人的( )才能获得“真知”,才能达到“求真”的目的。

A.

集合思维

B.

理性思维

C.

抽象思维

D.

感性思维

11.
【单选题】 (2分)

"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 “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 )"

A.

席勒

B.

柏拉图

C.

黑格尔

D.

康德

12.
【单选题】 (2分)

"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

A.

布洛

B.

费希纳

C.

丹纳

D.

立普斯

13.
【单选题】 (2分)

以下哪种艺术是视觉艺术( )

A.

雕塑

B.

影视

C.

文学

D.

音乐

14.
【单选题】 (2分)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的( )一文可以说是以席勒的美育理论阐发中国孔子美育思想的典范之作。

A.

《孔子美育观》

B.

《孔子之美育主义》

C.

《孔子美育思想探源》

D.

《中国古代孔子美学之“中和之美”》

15.
【单选题】 (2分)

在人类学和考古学中,文明也可以指人进化脱离了动物与生俱来的野蛮行径,用智慧建立了公平的规则社会,例如华夏文明等。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

A.

脱离了动物世界粗陋的理性生活

B.

脱离了动物世界纯粹的感性生活

C.

脱离了动物世界粗陋的感性生活

D.

脱离了动物世界纯粹的理性生活

16.
【单选题】 (2分)

“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见于古代典籍( )

A.

《左传》

B.

《乐记》

C.

《尚书》

D.

《诗经》

17.
【单选题】 (2分)

通过影视画面来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抒发情感、阐发哲理,活动的画面是它基本的表达手段,影视有着自己独特的造型特征,这就是色彩、光线、画面构图的独特表现力的艺术是( )

A.

绘画艺术

B.

影视艺术

C.

音乐艺术

D.

造型艺术

18.
【单选题】 (2分)

下面不属于“六艺”的是( )。

A.

B.

C.

D.

19.
【单选题】 (2分)

把美学定义为“感性学”的人是( )。

A.

亚里士多德

B.

荀子

C.

鲍姆嘉通

D.

康德

20.
【单选题】 (2分)

( )依据康德美学、叔本华哲学中的审美超功利、形式及游戏之说,对中国古典美育传统中的礼乐教化形态进行了批评,认为实用、善的价值往往压倒性地支配着审美价值。

A.

丰子恺

B.

陶行知

C.

王国维

D.

朱光潜

21.
【单选题】 (2分)

尼采提出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著作是( )

A.

《悲剧的诞生》

B.

《诗学》

C.

《美学》

D.

《判断力批判》

22.
【单选题】 (2分)

( )“心即理”说所包含的成圣法则,“知行合一”观阐发的心性化育模式,“致良知”说开创的本体与工夫合一的修身路径构成了心学美育论的主体内容,这些理论深刻塑造了明代后期的美育思想史。

A.

李贽

B.

王阳明

C.

袁宏道

D.

汤显祖

23.
【单选题】 (2分)

"认为“凡没有担当起在世界的黑夜中对终极价值的追问的诗人,都称不上这个贫困时代的真正的诗人 ”的西方哲学大师是( )"

A.

加缪

B.

海子

C.

荷尔德林

D.

海德格尔

24.
【单选题】 (2分)

中西方审美教育的历史是和( )的历史相伴相随的。

A.

审美趣味

B.

审美实践

C.

审美能力

D.

审美体验

25.
【单选题】 (2分)

我们说的美育,主要是通过( )、( )与( )的途径。

A.

社会美 科学美 艺术美

B.

自然美 艺术美 科学美

C.

社会美 科学美 技术美

D.

自然美 艺术美 社会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