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选题(共30题,60.0分)
1. (单选题, 2.0分)( )属于胁从犯。
A
被教唆参加犯罪的
B
被诱骗参加犯罪的
C
被强制参加犯罪的
D
被胁迫参加犯罪的
2. (单选题, 2.0分)聚众斗殴罪的主体是
A
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
B
特殊主体
C
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其他积极参加者
D
犯罪集团的组织者、骨干分子
3. (单选题, 2.0分)甲某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其中没收财产的执行机关是()
A
公安机关
B
人民检察院
C
人民法院
D
监狱
4. (单选题, 2.0分)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案件限于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罪行较轻,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
A
罪行较轻
B
自愿供述自己罪行
C
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罪行
D
取得被告人同意
5. (单选题, 2.0分)下列属于法定量刑情节的是( )。
A
丙因为被害人长期对其虐待将被害人杀死
B
甲是未成年人
C
丁审判时已经70周岁
D
乙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
6. (单选题, 2.0分)既包括单位犯罪主体也包括自然人犯罪主体的犯罪是:
A
背信运用受托财产
B
违法运用资金罪
C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
D
虚假破产罪
7. (单选题, 2.0分)犯罪时间、犯罪地点、犯罪方法是犯罪客观要件中的()。
A
酌定情节
B
必备条件
C
必备情节
D
选择要件
8. (单选题, 2.0分)下列犯罪中,犯罪客体是简单客体的是:
A
医疗事故罪
B
强奸罪
C
绑架罪
D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9. (单选题, 2.0分)建立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重要根据是
A
犯罪的直接客体
B
犯罪的一般客体
C
犯罪对象
D
犯罪的同类客体
10. (单选题, 2.0分)在数罪并罚中,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对数个附加刑采用( )。
A
以上答案都不对
B
吸收原则
C
限制加重原则
D
相加原则
11. (单选题, 2.0分)下列选项中,不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有()。
A
乙使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出售,致4人中毒死亡
B
丁为了取乐将点燃的爆竹扔向人群,导致多人被炸成重伤
C
丙因失恋产生报复念头,遂驾驶机动车撞向街上行人,致多人死伤
D
甲为了防止其果园里的果子被盗,而在果园拉设电网,导致两个儿童触电身亡
12. (单选题, 2.0分)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与受贿罪区别的关键是()
A
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B
犯罪主体不同
C
犯罪主观方面不同
D
犯罪客体不同
13. (单选题, 2.0分)下列各项属于刑事责任实现方式的是()
A
有期徒刑
B
开除
C
赔偿损失
D
责令停产
14. (单选题, 2.0分)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
A
犯罪的时间、地点
B
犯罪的方法
C
危害行为
D
危害结果
15. (单选题, 2.0分)共同犯罪成立条件中的主体是()
A
两个以上自然人
B
两个以上的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C
自然人和法人
D
两个法人
16. (单选题, 2.0分)不属于犯罪特征的是()
A
刑事违法性
B
手段暴力残忍性
C
应受刑罚处罚性
D
严重的杜会危害性
17. (单选题, 2.0分)处罚最轻的行政处罚是
A
人身罚(行政拘留)
B
资格罚(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
C
声誉罚(警告、通报批评)
D
财产罚(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18. (单选题, 2.0分)下列各罪中属于渎职罪的是()
A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B
枉法裁判罪
C
战时违抗命令罪
D
徇私舞弊造成破产、亏损
19. (单选题, 2.0分)医疗事故罪的主观方面是()
A
直接故意
B
疏忽大意的过失
C
过失
D
间接故意
20. (单选题, 2.0分)我国刑法处罚的是( )。
A
触犯了刑律的行为
B
一切违法行为
C
构成犯罪的行为
D
造成了社会危害的行为
21. (单选题, 2.0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权利。
A
生命
B
健康
C
生命、健康、自由、人格和名誉以及与公民人身直接相关的
D
自由、人格
22. (单选题, 2.0分)区别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关键是
A
犯罪故意内容不同
B
打击的部位不同
C
使用的手段或方法不同
D
犯罪目的不同
23. (单选题, 2.0分)刑罚功能中,刑罚的首要功能是()。
A
安抚功能
B
改造功能
C
剥夺功能
D
威慑功能
24. (单选题, 2.0分)下列关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与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罪侵犯的对象完全相同
B
两罪的主观故意内容相同
C
两罪客观表现不同
D
两罪成立的标准相同
25. (单选题, 2.0分)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是()
A
不能在防卫强度上超过犯罪人的行为强度
B
不能超过犯罪人追求的结果
C
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D
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26. (单选题, 2.0分)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的是()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A
主客观相一致
B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C
罪责刑相适应
D
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27. (单选题, 2.0分)行贿罪与对单位行贿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A
贿赂的对象不同
B
贿赂的方式不同
C
贿赂的主体不同
D
贿赂的范围不同
28. (单选题, 2.0分)犯罪未得逞是指( )
A
未发生行为人所追求的危害结果
B
未发生任何危害结果
C
犯罪行为未实行终了
D
为满足某一具体犯罪构成所需要的全部要件
29. (单选题, 2.0分)自动投案是自首成立的条件之一,下列情况哪个属于自动投案。
A
在服刑期间,主动交代其他犯罪分子的罪行的
B
犯罪后被群众扭送归案的
C
在服刑期间,主动交代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刑的
D
以电话、书信、匿名向司法机关报案的
30. (单选题, 2.0分)根据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将共同犯罪形式划分为( )。
A
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
B
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C
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
D
事前有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二. 多选题(共20题,40.0分)
31. (多选题, 2.0分)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指()
A
通过贿赂、威胁等手段,引诱、逼迫国家工作人员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或者为其提供非法保护
B
组织结构比较紧密,人数较多,有比较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有较为严格的组织纪律
C
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范围内,以暴力、威胁、滋扰等手段,大肆进行敲诈勒索、欺行霸市、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
D
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32. (多选题, 2.0分)非刑罚处理方法有:
A
罚金
B
罚款
C
责令赔偿损失
D
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33. (多选题, 2.0分)抗税罪与偷税罪的主要区别有()。
A
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
B
犯罪主体不同
C
行为方式不同
D
犯罪客体不同
34. (多选题, 2.0分)伪证罪的主体包括:
A
鉴定人
B
翻译人
C
证人
D
记录入
35. (多选题, 2.0分)构成不可抗力的条件包括( )
A
意外事故发生在合同签订之前
B
意外事故不是因为合同双方自身的过失或疏忽而导致的
C
意外事故是因为合同双方自身的过失或疏忽而导致的
D
意外事故发生在合同签订之后
36. (多选题, 2.0分)下列情形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和死缓的有:( )
A
未满18周岁的人连杀10人
B
羁押受审期间已人工流产的妇女
C
羁押受审期间已自然流产的妇女
D
犯罪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37. (多选题, 2.0分)刑事责任主要包括( )。
A
警告
B
拘役
C
有期徒刑
D
罚金
38. (多选题, 2.0分)危害公共安全罪包括()
A
决水罪
B
投放危险物质罪
C
放火罪
D
爆炸罪
39. (多选题, 2.0分)下列行为中,应当认定为强奸罪或者以强奸罪与其他罪名数罪并罚的有()。
A
组织卖淫的犯罪分子强奸妇女后迫使其卖淫的
B
利用迷信奸淫妇女的
C
利用职权、从属关系,以胁迫手段奸淫现役军人的妻子的
D
拐卖妇女的犯罪分子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40. (多选题, 2.0分)自动停止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A
时间性
B
客观性
C
自动性
D
有效性
41. (多选题, 2.0分)破坏选举罪采取的手段有()。
A
威胁
B
贿赂
C
暴力
D
诱惑
42. (多选题, 2.0分)下列哪些行为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A
销售明知掺有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
B
在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
C
在生产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
D
销售明知掺有有毒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
43. (多选题, 2.0分)贪污罪主体有( )。
A
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
B
国家工作人员
C
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D
依法从事公务人员
44. (多选题, 2.0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包括()
A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B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C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D
侵犯知识产权罪
45. (多选题, 2.0分)下列哪些情形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A
甲在我国领海运输大量贵重金属没有合法证明
B
. 甲在我国领海运输大量电脑配件没有合法证明
C
甲在中俄界河乌苏里江贩卖木材数额较大,没有合法证明
D
甲在中俄界河乌苏里江贩卖武器弹药,没有合法证明
46. (多选题, 2.0分)投放危险物质罪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A
罪过形式不同都是故意
B
行为发生的条件不同
C
对行为主体要求不同
D
行为方式不同
47. (多选题, 2.0分)报复陷害罪和诬告陷害罪的区别是( )
A
犯罪主体不同
B
.犯罪对象不同
C
犯罪客体不同
D
犯罪目的不同
48. (多选题, 2.0分)刑罚对社会的功能包括( )
A
威慑功能
B
教育鼓励功能
C
安抚功能
D
惩罚功能
49. (多选题, 2.0分)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特征()
A
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B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
C
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本罪
D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持有较大数量的毒品的行为。其特征主要有三个:违法性;持有性;数量性
50. (多选题, 2.0分)职务侵占罪和侵占罪的区别,包括( )。
A
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
B
犯罪主体不同
C
犯罪对象不同
D
主观要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