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选题(共30题,60.0分)

1. (单选题, 2.0分)在教育思想体系中,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属于()
A
教育理论
B
教育观念
C
教育政策
D
教育方针
2. (单选题, 2.0分)课程标准在表达课程目标时,采用的是( )
A
建构学科知识体系的方式
B
罗列学科知识点的方式
C
表意目标的陈述方式
D
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
3. (单选题, 2.0分)关于教学目标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教学目标是对学习结果的预期
B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照
C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D
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
4. (单选题, 2.0分)行为目标ABCD表述中,A指的是( )
A
学习者
B
行为
C
条件
D
程度
5. (单选题, 2.0分)下列不属于课程目标的陈述必备的基本要素的是( )
A
行为主体
B
环境
C
行为条件
D
表现程度
6. (单选题, 2.0分)既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社区条件下的具体化,又是对国家课程进行补充的课程是( )
A
国家课程
B
学校课程
C
地方课程
D
校本课程
7. (单选题, 2.0分)每一课的教学目标称为( )
A
教学目标
B
单元目标
C
课时目标
D
学生目标
8. (单选题, 2.0分)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等先后顺序组织编排课程内容的课程内容组织方法是( )
A
螺旋式
B
直线式
C
纵向组织
D
横向组织
9. (单选题, 2.0分)谈话法又称()法
A
讨论
B
讲授
C
问答
D
直观
10. (单选题, 2.0分)下列不属于课程分类的是( )
A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B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C
通选课程与选修课程
D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11. (单选题, 2.0分)从课程论发展史上看,第一次明确提出课程选择问题的是( )
A
杜威
B
斯宾塞
C
施瓦布
D
泰勒
12. (单选题, 2.0分)结构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A
布卢姆
B
杜威
C
赫尔巴特
D
布鲁纳
13. (单选题, 2.0分)认为“学校的教学应以活动为核心”的课程论是()
A
学科中心课程论
B
社会中心课程论
C
教师中心课程论
D
学生中心课程论
14. (单选题, 2.0分)在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称为()
A
教学原则
B
教学方法
C
教学组织形式
D
教学规律
15. (单选题, 2.0分)我国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从( )给出了每一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
A
经历水平、反应水平、领悟水平
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
C
模仿水平、独立操作水平、迁移水平
D
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
16. (单选题, 2.0分)现代教学手段不同于传统教学手段的特征之一是()
A
集成性
B
信息种类与数量的改变
C
智能性
D
小型化
17. (单选题, 2.0分)关于教学目标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教学目标是对学习结果的预期
B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照
C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D
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
18. (单选题, 2.0分)学科教学目标是指( )
A
学科各章节教学目标的总和
B
学科各知识点教学目标的总和
C
学科课堂教学目标的总和
D
学科教学的总目标
19. (单选题, 2.0分)核心课程的特点是
A
以学科为中心
B
以学习者为中心
C
以社会需要为中心
D
以问题为中心
20. (单选题, 2.0分)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读书指导法
A
教师指导性阅读
B
学生半独立性阅读
C
学生独立性阅读
D
预习性阅读
21. (单选题, 2.0分)现代教育的基础是
A
现代教学管理
B
现代科学技术
C
现代教学方法
D
现代教学内容
22. (单选题, 2.0分)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是依据()来划分的
A
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B
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
C
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
D
课程的表现形式
23. (单选题, 2.0分)现代学生观坚持()
A
以人为本
B
以教材为本
C
以课堂教学为本
D
以教师为本
24. (单选题, 2.0分)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是:
A
课程目标与课时目标
B
课程目标与单元目标
C
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
D
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
25. (单选题, 2.0分)下列不属于课程目标的陈述必备的基本要素的是( )
A
行为主体
B
环境
C
行为条件
D
表现程度
26. (单选题, 2.0分)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认为( ),教育应建立在知识本质与重要性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学生兴趣、社会需要等的基础上
A
知识引导人的思维
B
知识引导人的思想
C
科学引导人的生活
D
知识引导人的生活
27. (单选题, 2.0分)大课程论的出现是在( )
A
20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90年代
C
19世纪60年代
D
21世纪
28. (单选题, 2.0分)下列课程设计模式中,属于历史最古老,并被广泛使用的课程设计模式是
A
学科设计
B
问题中心设计
C
科目设计
D
学习者中心设计
29. (单选题, 2.0分)“元认知”类似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
A
言语信息
B
认知策略
C
智慧技能
D
态度
30. (单选题, 2.0分)影响课程的内部因素不包括
A
学制
B
课程传统
C
知识
D
课程理论
二. 多选题(共10题,20.0分)
题型说明:请输入题型说明

31. (多选题, 2.0分)讨论法的作用有哪些
A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B
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C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D
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
32. (多选题, 2.0分)学科课程的优点( )
A
有助于系统传承人类文化遗产
B
有助于学习者获得系统的文化知识
C
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D
有助于将当代社会生活问题及学科知识转化为儿童的经验
33. (多选题, 2.0分)教师角色扮演的过程包括( )
A
教师预期社会化
B
教师角色期待
C
教师角色领悟
D
教师角色实践
34. (多选题, 2.0分)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A
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范围
B
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
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
教学质量评估的主要依据
35. (多选题, 2.0分)影响课程的客观因素,主要是( )
A
社会发展需求
B
国家政策
C
科学知识更新
D
儿童身心特点
36. (多选题, 2.0分)讲授法的优点有()
A
教学效率相对较高
B
成本低,通用性强
C
容易控制课堂气氛
D
能寓思想教育于讲授之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37. (多选题, 2.0分)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
A
学生是发展的人
B
学生是独特的人
C
学生是自由的人
D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38. (多选题, 2.0分)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在于( )
A
树立现代课程与教学观
B
科学阐释课程与教学问题
C
升华课程与教学经验
D
提高课程与教学质量
39. (多选题, 2.0分)影响课程的客观因素,主要是( )
A
社会发展需求
B
国家政策
C
科学知识更新
D
儿童身心特点
40. (多选题, 2.0分)拉里·库班把课程划分为( )几种类型
A
理想的课程
B
官方的课程
C
教授的课程
D
测验的课程
三. 填空题(共10题,20.0分)
题型说明:请输入题型说明

41. (填空题, 2.0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种种课程与教学问题,其宗旨任务大体来说有三个方面:揭示规律、确立价值和( )。
第1空
42. (填空题, 2.0分)课堂教学的三大基础是社会、制度、( )
第1空
43. (填空题, 2.0分)演示法的类型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 )三类
第1空
44. (填空题, 2.0分)课程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研究中小学课程的基本理论与( )问题
第1空
45. (填空题, 2.0分)国家方针政策和( )是影响课程的主观因素
第1空
46. (填空题, 2.0分)国家方针政策和( )是影响课程的主观因素
第1空
47. (填空题, 2.0分)课堂教学的三大基础是社会、制度、( )
第1空
48. (填空题, 2.0分)课程设计的三种模式分别是学生中心设计、学科中心设计、( )
第1空
49. (填空题, 2.0分)课程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研究中小学课程的基本理论与( )问题
第1空
50. (填空题, 2.0分)课程设计的三种模式分别是学生中心设计、学科中心设计、( )
第1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