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题数:40,共 40.0 分)
1“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中“诚”指的是()。(1.0分)
A、
确实
B、
诚意
C、
诚实
D、
真诚
答案:A
2下面哪一项体现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含义?()(1.0分)
A、
欲将弱之,必固强之
B、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C、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D、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答案:B
3“知”在“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中是什么意思?()(1.0分)
A、
知识
B、
智慧
C、
心智
D、
知道
答案:B
4大器晚成这个成语出自《道德经》的第()。(1.0分)
A、
四十章
B、
四十一章
C、
四十二章
D、
四十三章
答案:B
5《桃花源记》的灵感来源于《道德经》中的第()。(1.0分)
A、
七十三章
B、
七十六章
C、
八十章
D、
六十八章
答案:C
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中“刍狗”的意思是()。(1.0分)
A、
小狗
B、
祭祀时草扎的狗
C、
黑狗
D、
用于祭祀的狗
答案:B
7“吾日三省吾身”的是()。(1.0分)
A、
曾子
B、
冉耕
C、
子路
D、
颜回
答案:A
8以下不是孔子断绝的四种毛病的是()。(1.0分)
A、
不主观
B、
不独断
C、
不固执
D、
不有礼
答案:D
9下列关于君子三戒,说法正确的是()。(1.0分)
A、
少之时,戒之在燥
B、
及其壮也,戒之在色
C、
少之时,戒之在斗
D、
及其老也,戒之在得
答案:D
10()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道德经》进行分析的一名学者。(1.0分)
A、
孟子
B、
司马迁
C、
庄子
D、
韩非子
答案:D
11《道德经》中提出什么思想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1.0分)
A、
第七十八章
B、
第七十七章
C、
第八十章
D、
第七十九章
答案:C
12下面哪一项是“下学而上达”中“下学”的含义?()(1.0分)
A、
治学
B、
人事
C、
天理
D、
为官
答案:B
13下面哪一人物可以用“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来形容?()(1.0分)
A、
子游
B、
颜路
C、
颜回
D、
季路
答案:C
14孔子在陈国面临“在陈绝粮”,是因为()。(1.0分)
A、
吴、楚打仗
B、
陈、秦打仗
C、
楚、秦打仗
D、
吴、秦打仗
答案:B
15从哪一朝代开始《论语》成为读书人必读的经典?()(1.0分)
A、
西汉
B、
秦
C、
西晋
D、
东汉
答案:A
16“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中的“一”代表()。(1.0分)
A、
知识
B、
仁义
C、
无为
D、
道
答案:D
17孔子到()找老子请教问题。(1.0分)
A、
齐国
B、
周朝
C、
秦国
D、
楚国
答案:B
18认为“孔子思想的合理性,不是形式逻辑的合理性,而是具体生命中的理性所展开的合理性”的是下面哪位学者?()(1.0分)
A、
王国维
B、
费孝通
C、
徐复观
D、
严复
答案:C
19下面哪件事是孔子认为人生首先要做好的?()(1.0分)
A、
育人
B、
学习
C、
从政
D、
教书
答案:B
20()改造运用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成为今天所说的要辩证动态的发展看问题。(1.0分)
A、
尼采
B、
马克思
C、
康德
D、
休谟
答案:B
21《学记》出自()。(1.0分)
A、
《论语》
B、
《礼记》
C、
《大学》
D、
《中庸》
答案:B
22被评价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诗经》中的哪一篇?()(1.0分)
A、
《蒹葭》
B、
《关雎》
C、
《氓》
D、
《木瓜》
答案:B
23《道经》的篇幅是()。(1.0分)
A、
第一章到三十七章
B、
第一章到四十章
C、
第一章到三十九章
D、
第一章到四十七章
答案:A
24《道德经》的哪一章出现了成语“和光同尘”?()(1.0分)
A、
第五十二章
B、
第四十六章
C、
第六十二章
D、
第五十六章
答案:D
25“广”在“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中是什么意思?()(1.0分)
A、
大方
B、
广大
C、
广泛
D、
广阔
答案:A
26下面哪一项是《论语》中的“论”的含义?()(1.0分)
A、
编撰
B、
论述
C、
谈论
D、
讨论
答案:A
27“阙”在“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中是什么意思?()(1.0分)
A、
解决
B、
提出
C、
保留
D、
去除
答案:D
28下面哪一项是对“不吾知也”的正确解释?()(1.0分)
A、
我不知道
B、
我知道
C、
不了解我
D、
我不了解
答案:C
29道家推崇的最高哲学是()。(1.0分)
A、
命
B、
天
C、
道
D、
无为
答案:C
30下面哪一项是宋明理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处的阶段。()(1.0分)
A、
4
B、
3
C、
6
D、
5
答案:D
31下面哪一项可以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来形容?()(1.0分)
A、
上天
B、
有道之人
C、
道
D、
圣人
答案:C
3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中的“三者”?()(1.0分)
A、
希
B、
夷
C、
微
D、
虚
答案:D
33孔子形容()是“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并且“以其子妻之”。(1.0分)
A、
子贡
B、
公冶长
C、
子贱
D、
子路
答案:B
34孔子晚年时期的弟子中谁在文学方面成就较高?()(1.0分)
A、
颜回
B、
冉有
C、
子游
D、
子贡
答案:C
35“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中“陷”的意思是()。(1.0分)
A、
陷阱
B、
跳入
C、
凹下去
D、
攻破
答案:B
36下面哪一句话可以说明懂得道的人处理任何问题的时候会非常慎重?()(1.0分)
A、
涣兮若冰之将释
B、
敦兮其若朴
C、
豫兮若冬涉川
D、
俨兮其若客
答案:C
37在哪个国家,孔子曾向老子请教礼的问题?()(1.0分)
A、
长安
B、
鲁国
C、
洛阳
D、
楚国
答案:C
38下面哪一项是“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中“逝”的意思?()(1.0分)
A、
去逝
B、
已逝
C、
往逝
D、
往救
答案:D
39“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中“缺缺”是什么意思?()(1.0分)
A、
贫困
B、
愚昧
C、
奸诈
D、
淳朴
答案:C
4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
A、
“言善信”的意思是讲话要以信誉为善
B、
“事善能”的意思是要做善良的事情
C、
“政善治”的意思是政治要以把国家治理好为善
D、
“动善时”的意思是要以把握好时机为善
答案:D
二、多选题 (题数:15,共 30.0 分)
1下面哪项不是老子治国的理想目标?()(2.0分)
A、
小国寡民
B、
财货有余
C、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D、
圣人在天下
答案:BCD
2下面哪些项是西周实行的制度?()(2.0分)
A、
集权制
B、
分封制
C、
礼乐制
D、
宗法制
答案:BCD
3下面哪项不属于《里仁》篇主要论述的内容?()(2.0分)
A、
义
B、
智
C、
信
D、
仁
答案:ABC
4在《道德经》第十一章中通过()总结出“无”发挥的作用。(2.0分)
A、
做车轮
B、
做陶瓷
C、
做马车
D、
盖房子
答案:ABD
5三希堂中的“三希”指的是()。(2.0分)
A、
士希贤
B、
贤希天
C、
圣希天
D、
贤希圣
答案:ACD
6根据《道德经》第十六章,从容的最终目的不包括()。(2.0分)
A、
天
B、
全
C、
久
D、
道
答案:ABD
7宋明理学两大学派分别是()。(2.0分)
A、
王陆九渊为代表的释学
B、
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
C、
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
D、
以邵雍为代表的道学
答案:BC
8孔子认为观察人的三个方面包括()。(2.0分)
A、
做事动机
B、
做事方法
C、
做事目的
D、
做事手段
答案:ACD
9孔子的四忧指的是()。(2.0分)
A、
道德不修
B、
音之不听
C、
学之不讲
D、
不善不能改
答案:ACD
10孔子认为从政的方式不包括()。(2.0分)
A、
道之以政和道之以礼
B、
道之以政和道之以德
C、
道之以理和道之以礼
D、
道之以理和道之以德
答案:ACD
11下列()是曾子所说。(2.0分)
A、
泛爱众,而亲仁
B、
吾日三省吾身
C、
民德归厚矣
D、
忠信为学习之要、立身之本
答案:BC
12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包括()。(2.0分)
A、
大屈若直
B、
大智若愚
C、
大成若缺
D、
大盈若冲
答案:ACD
1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一”是什么意思?()(2.0分)
A、
阴与阳
B、
天与地
C、
无与有
D、
雄与雌
答案:AC
14和“是以圣人方而不割”意思相同的是()。(2.0分)
A、
正复为奇
B、
廉而不刿
C、
光而不耀
D、
善复为妖
答案:BC
15下列属于西周政治特点的是()。(2.0分)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宗法制
D、
礼乐制
答案:ACD
三、判断题 (题数:30,共 30.0 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侍坐”的意思是在孔子旁边依次坐下。()(1.0分)
答案: ×
2孔子保守主义思想体现在“信而好古”中。()(1.0分)
答案: √
3在《吕氏春秋·贵公记》中一个荆人遗失了一把弓箭,他认为弓箭丢了就丢了,反正是另一个荆人捡到去使用了;老子认为即使不是荆人,是其他国家的人捡到的,也是可以使用的。()(1.0分)
答案: ×
4大六艺是指诗、书、礼、乐、御、数。()(1.0分)
答案: √
5孔子和老子都赞成以德报怨。()(1.0分)
答案: ×
6老子认为国家法律的数量和违法的人的数量是成反比的。()(1.0分)
答案: ×
7“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可以看出老子想让百姓们都能达到一个返璞归真的状态。()(1.0分)
答案: √
8老子认为要使百姓获得最大的利益,就要按照道去治理国家。()(1.0分)
答案: √
9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是孔子所主张的。()(1.0分)
答案: √
10在春秋时期,君子是受人尊敬的有德之人,是可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人。()(1.0分)
答案: √
11“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这句话是子夏所说。()(1.0分)
答案: √
12“大丈夫”在“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中指的是圣人、有道之人。()(1.0分)
答案: √
13孔子提出看人要看人的眼睛,一个人的眼睛能反应他的内心。()(1.0分)
答案: √
14在“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三者中孔子最看重的是“足食”。()(1.0分)
答案: √
15“知其雄,守其雌 ”蕴含着辩证的思想,告诉我们看事物不能只看一面,要全面地、辩证地、动态的看待问题。()(1.0分)
答案: √
16孔子名丘字仲尼,其中“仲”是排行,“尼”是山名。()(1.0分)
答案: √
17老子不赞成战争。()(1.0分)
答案: √
1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中的“坚强”与现代文中的“坚强”意思相同。()(1.0分)
答案: √
19坤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0分)
答案: ×
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的悱的意思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1.0分)
答案: √
21《论语·卫灵公》主要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1.0分)
答案: √
22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0分)
答案: √
23子游所说“正唯弟子不能学也”是对孔子“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评价。()(1.0分)
答案: √
24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这句话强调的重点。()(1.0分)
答案: √
25朱熹对学的解释是人生下来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要求知、求能这个过程叫做学。()(1.0分)
答案: √
26“视死若生者”是孔子认为的圣人之勇。()(1.0分)
答案: √
27在古代,君子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表征,不是所有读书人都叫君子生于帝王之家的儿子才叫君子。()(1.0分)
答案: √
28出国修学教学是孔子在第二个阶段主要的事迹。()(1.0分)
答案: √
29“山梁雌雉,时哉时哉”的关键字是哉。()(1.0分)
答案: √
30古代时房子只有一扇门称为门,两扇门称为户。()(1.0分)
答案: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