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分)
在HF分子中,氟与氢的电负性差值为1.78,大于1.7,则有离子键形成。

2.判断题 (1分)
类氢离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因此其电离能与氢原子的电离能相同。

3.判断题 (1分)
第四能级组包括4s,4p,4d 和4f 共4个亚层。

4.判断题 (1分)
8. 金属晶体中,晶格结点上排列的粒子是金属原子或者金属正离子,晶格结点间的作用力是金属键。

5.判断题 (1分)
7. 按照能带理论,金属镁外层电子处于饱和状态,因此其只有满带,没有导带,不能导电。

6.判断题 (1分)
9. 对于金属而言,升高温度,导电能力减弱。

7.判断题 (1分)
12.非极性分子中只有非极性共价键。

8.判断题 (1分)
金属的导电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原因是由于固体热运动使电阻增大。

9.判断题 (1分)
越难失去电子的元素,其得到电子的能力就越强

10.判断题 (1分)
同一主层各亚层能级随角量子数的增加而增大。

11.判断题 (1分)
同种元素组成的分子必定都是非极性分子。

12.判断题 (1分)
在多电子原子中,原子核对核外某一电子的吸引力由于其余电子对该电子的排斥作用而被减弱,犹如减少了核电荷数,减少后的核电荷数称为有效核电荷数。

13.判断题 (1分)
第一电子亲和能越大,表示原子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

14.判断题 (1分)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弱于导体,并且温度升高,其导电能力和金属一样会减弱。

15.判断题 (1分)
离子晶体中化学键全部为离子键,没有其他化学键成分。

16.判断题 (1分)
氟化银易溶于水而碘化银难溶于水,其原因是离子极化作用。

17.判断题 (1分)
电子的波动性是大量电子运动或单个电子千百万次运动的表现,被称为物质波。( )

18.判断题 (1分)
思维导图六要素相辅相成,在其余要素绘制过程中,某些相关要素就已经阐明。

19.判断题 (1分)
金属晶体可以看作由金属原子以等径圆球相互紧密堆积而成,通常有面心立方最紧密堆积、六方最紧密堆积和体心立方紧密堆积三种排列方式。

20.判断题 (1分)
4.21号元素Sc属于第一副族的元素。

21.判断题 (1分)
以电子概率密度表示的空间图象即为原子轨道,波函数的空间图象即为电子云。

22.判断题 (1分)
非极性分子中只有非极性共价键。

23.判断题 (1分)
CO₂和SiO₂都是分子晶体。

24.判断题 (1分)
SnCl₂分子和H₂O分子的空间构型均为V型,表明它们的中心原子采取相同方式的杂化轨道成键。

25.判断题 (1分)
Li、Be、B、C、N、O、F、Ne随原子序数增大,有效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26.判断题 (1分)
如果两个元素电负性差值大于1.7,则它们之间一定可以形成离子键。

27.判断题 (1分)
氢原子光谱是连续光谱( )

28.判断题 (1分)
思维导图绘制中的色彩搭配极为重要,往往能起到较大的美化作用。

29.判断题 (1分)
分子轨道可以解释分子的稳定性

30.判断题 (1分)
p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是两个外切的等径圆,图中的正、负号代表电荷符号。

31.判断题 (1分)
11. 金属晶体可以看作由金属原子以等径圆球相互紧密堆积而成,通常有面心立方最紧密堆积、六方最紧密堆积和体心立方紧密堆积三种排列方式。

32.判断题 (1分)
离子极化会导致离子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

33.判断题 (1分)
同一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至右依次减小。

34.判断题 (1分)
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在同一周期中是最大的,是因为同一周期中稀气体原子具有最多的核外电子。

35.判断题 (1分)
SiO₂晶体中不存在独立的SiO₂小分子。

36.判断题 (1分)
凡是配位数为4的分子,其中心原子均采用sp³杂化轨道成键。

37.判断题 (1分)
1个C=C双键的键能等于2个C-C单键键能之和。

38.判断题 (1分)
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是两个外切的等径圆,图中的正、负号代表电荷符号。

39.判断题 (1分)
电子的波动性反映了电子运动不像经典力学所认为的那样具有确定的轨道,而是具有概率分布规律。()

40.判断题 (1分)
13.水与乙醇分子间只存在诱导力、取向力和氢键。

41.判断题 (1分)
离子极化会导致离子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

42.判断题 (1分)
正负离子之间存在静电吸引力,因此两者之间距离越近,体系能量越低,越稳定。

43.判断题 (1分)
正离子电荷越多,半径越大,正离子极化力越强。

44.判断题 (1分)
电子云是核外电子分布概率密度的空间图象。()

45.单选题 (1分)
首先对原子结构提出含核模型的科学家是

 

 

46.单选题 (1分)
下列关于晶体说法不正确的是

 

 

47.单选题 (1分)
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48.单选题 (1分)
下列各组元素中电负性相差最大的是

 

 

49.单选题 (1分)
下列元素原子半径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50.单选题 (1分)
下列元素电负性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

 

 

51.单选题 (1分)
根据能带理论,参加组合的原子轨道如未充满电子,则形成的能带也是未充满的,称之为

 

 

52.单选题 (1分)
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3.单选题 (1分)
在下列元素的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低的是

 

 

54.单选题 (1分)
下列分子中,正负离子间极化程度最大的是

 

 

55.单选题 (1分)
下列各组离子中,离子的极化力最强的是

56.单选题 (1分)
下列有关离子变形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57.单选题 (1分)
按分子轨道理论,O₂²⁻的键级是:

 

 

58.单选题 (1分)
在研究原子结构的过程中,首先提出原子能级概念的科学家是

 

 

59.单选题 (1分)
对下图所示,正确的叙述是

 

 

60.单选题 (1分)
在研究原子结构的过程中,首先提出原子能级概念的科学家是()。

 

 

61.单选题 (1分)
下列原子中哪个的半径最大

 

 

62.单选题 (1分)
Li、Be、B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相差不是很大, 但最难失去第二个电子的原子估计是

 

 

63.单选题 (1分)
已知HF、HCl、HBr、HI的键长依次分别为92pm、127pm、141pm、161pm。预计它们的键能将

 

 

64.单选题 (1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65.单选题 (1分)
证明电子运动具有波动性的著名实验是

 

 

66.单选题 (1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7.单选题 (1分)
下列物质中哪个的键级最小?

 

 

68.单选题 (1分)
根据分子结构判断下列化合物中有分子间氢键存在

 

 

69.单选题 (1分)
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0.单选题 (1分)
对于下列各对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类型最多的是

 

 

71.单选题 (1分)
下列哪个元素离子半径最小

72.多选题 (2分)
下列哪几个分子存在成单电子

 

 

 

73.多选题 (2分)
金属晶格的密堆积结构有哪些基本构型

 

 

74.多选题 (2分)
下列关于金属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75.多选题 (2分)
按照组成能带的原子原子轨道和电子在能带中分布的不同,可将能带分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