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题数:30,共 45.0 分)
1
()人类作为高级动物的标志性结构。
(1.5分)1.5 分
A、
脑干
B、
边缘脑
C、
新皮层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下列属于投射效应的是:( )
(1.5分)0.0 分
A、
某人非常喜欢打篮球,只要跟别人说话就围绕着篮球的话题没完没了,不管别人是否感兴趣。
B、
某人喜爱武术,因而看电影只喜欢看武打片。
C、
林丽与王飞两人性格相投,一见钟情,不顾家人反对结为夫妻。
D、
公司林老板看到新招聘来的大学生很像自己年轻时的样子,因而非常喜欢他,同时对他寄予很高的期望。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3
本讲沟通原则的第二项内容是()
(1.5分)1.5 分
A、
认清自己的底线
B、
认清自己的目标
C、
沟通一定要有目标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古希腊神话中的( )
(1.5分)1.5 分
A、
宙斯
B、
塞浦路斯国王
C、
意大利国王
D、
帕福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
语速就是表达意义的语言符号在()内呈现的词汇速度。
(1.5分)1.5 分
A、
一句话
B、
一分钟
C、
单位时间
D、
整个语流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
父母总喜欢为子女设计前途,选择学校和职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子女身上,要他们子承父业或者是替自己完成未完成的心愿。这属于哪种投射效应?( )
(1.5分)1.5 分
A、
相同投射
B、
愿望投射
C、
情感投射
D、
理想投射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7
皮格马利翁效应曾被()应用到小学的教学实验中去。
(1.5分)1.5 分
A、
弗洛伊德
B、
弗洛姆
C、
马斯洛
D、
罗森塔尔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8
教学的内容要重点突出,观点明确,口语表达时要先确定话题的中心,这表现了教师口语的()原则。
(1.5分)1.5 分
A、
规范性
B、
集中性
C、
艺术性
D、
标准性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9
赞美他人 ( )
(1.5分)0.0 分
A、
就是阿谀奉承
B、
就是贬低自己
C、
必须是真心实意
D、
是毫无主见的表现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10
芭蕾手位是几个?
(1.5分)1.5 分
A、
五个
B、
六个
C、
七个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1
低质量的社交是指()的人际交往。
(1.5分)1.5 分
A、
频繁
B、
有目的
C、
无意义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2
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 )。
(1.5分)1.5 分
A、
贾德
B、
汉斯 塞里
C、
加涅
D、
罗森塔尔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3
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下列选项符合首因效应的是:
(1.5分)0.0 分
A、
物以类聚
B、
削足适履
C、
恶人先告状
D、
一俊遮百丑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14
下列属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 )
(1.5分)0.0 分
A、
小明学习成绩优秀,竞赛次次拿奖,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B、
王教练对自己的队员十分严格,错了批评惩罚,对了不表扬,倒也训练处一批优秀的运动员。
C、
小张的上司对同事经常赞赏有加,小张在他的带动下工作热情高涨,业绩不断提高。
D、
王教师认为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现象,因此采用尊重、理解、沟通式的民主教育方式,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
15
向旁擦地眼睛看哪个方向?(以右边为例)
(1.5分)1.5 分
A、
右前方
B、
左前方
C、
正前方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6
“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教师的启示是( )
(1.5分)1.5 分
A、
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
B、
教师要善于赞赏学生
C、
教师要有很高的知识水平
D、
教师要有自信心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7
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的效应是( )。
(1.5分)1.5 分
A、
第一印象效应
B、
晕轮效应
C、
定型效应
D、
近因效应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8
下侧腰是在几位蹲上练习的?
(1.5分)1.5 分
A、
一位
B、
二位
C、
五位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9
因为看了某个电影或者电视剧,喜欢里面的某个角色,而喜欢他的一切?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成为()
(1.5分)1.5 分
A、
首因效应
B、
刻板效应
C、
晕轮效应
D、
投射效应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0
课堂教学内容用生动形象、富于情感的语言表达出来,做到通俗易懂、引人入胜,这是教师口语的()原则 。
(1.5分)1.5 分
A、
规范性
B、
集中性
C、
艺术性
D、
标准性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1
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信息接收者的障碍()
(1.5分)1.5 分
A、
过度加工
B、
表达模糊
C、
知觉偏差
D、
心理障碍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2
我们朗读时所使用的深呼吸法也叫做( ),这种呼吸方式有利于持续有力地发声。
(1.5分)1.5 分
A、
胸肺联合呼吸法
B、
胸腹联合呼吸法
C、
腹式呼吸法
D、
胸式呼吸法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3
最好的胭脂刷是由( )制成。
(1.5分)1.5 分
A、
猪鬃毛
B、
羊毛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4
向旁擦地眼睛看哪个方向?(以右边为例)?
(1.5分)1.5 分
A、
右前方
B、
左前方
C、
正前方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5
( )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1.5分)1.5 分
A、
晕轮效应
B、
马太效应
C、
破窗效应
D、
配位效应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6
光环效应在心理学上也称为__________。
(1.5分)1.5 分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彩环效应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7
先入为主”说的是对人知觉的( )。
(1.5分)1.5 分
A、
晕轮效应
B、
首因效应
C、
投射效应
D、
近因效应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8
老师看学生会出现“好学生什么都好”的认识倾向,这是( )。
(1.5分)1.5 分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刻板效应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9
向后擦地眼睛看哪个方向?(以右边为例)?
(1.5分)1.5 分
A、
右前方
B、
左前方
C、
正前方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0
下列属于首因效应的是( )
(1.5分)0.0 分
A、
马新学习成绩优异,各方面都很优秀,可他的妈妈却认为他浮躁不安分
B、
小珍第一次去面试,因为紧张而表现不佳,面试的考官就认为小珍不能干好工作而没有录用她
C、
静静一向认为李阿姨是个很文静的女人,可最近李阿姨和丈夫当街吵架,让她改变了对李阿姨的看法
D、
潇潇是个吊儿郎当的青年,有一次他救了一个落水的儿童,受到了表彰,大家都对他刮目相看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C
二、多选题 (题数:15,共 30.0 分)
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晕轮效应的是:
(2.0分)2.0 分
A、
班主任杨老师很讨厌衣冠不整、蓬头垢面的男学生,因为她总觉得这样的学生智力有问题
B、
小杨家买了台海尔冰箱,感觉特别好,之后只要家买电器,比如洗衣机、空调等,就都买海尔牌
C、
前苏联心理学家对72人做过一项调查,有9个人认为宽大的前额是憨厚老实的标志
D、
临出门时,妈妈告诫晓敏要注意公车上的扒手,使晓敏觉得车上每个人都像扒手,因此把自己的包抱的紧紧的
正确答案: BCD 我的答案:BCD
2
当你为过去发生的一切痛苦,为将来不可预知的事情担忧时,你应该( )
(2.0分)0.0 分
A、
将回忆过去的通路阻断
B、
把担忧未来的思路闸住
C、
自己完全生活在今天里
正确答案: ABC 我的答案:AD
3
下列各项描述属于投射效应的是( )。
(2.0分)2.0 分
A、
小韩击败小杨,成功当选学生会主席,此后小韩总感觉小杨对自己怀有敌意,似乎他的一举一动都带有挑衅的色彩
B、
小岳在英语六级考试的考场上作弊被老师抓到,他说是因为总感觉到其他同学都在作弊,自己若不作弊就“吃亏了”
C、
小孙在单位说话办事总是风风火火,同事小冯却恰恰相反,总是慢条斯理,他认为小孙做事过于鲁莽
D、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正确答案: BCD 我的答案:BCD
4
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包括( )
(2.0分)2.0 分
A、
首因效应
B、
晕轮效应
C、
投射效应
D、
皮格马利翁效应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5
下列选项中,属于在面试中可能出现的面试错误的有()
(2.0分)2.0 分
A、
第一印象效应
B、
晕轮效应
C、
夸大应聘者的负面信息
D、
忽视应聘者的非语言信息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6
每个人在世上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所以,我们要( )
(2.0分)1.0 分
A、
学会接纳自己
B、
想法找准这个位置
C、
理解这个位置没有先天的好坏
正确答案: ABC 我的答案:BC
答案解析:
7
当一个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我们应该从哪个角度查找原因()
(2.0分)2.0 分
A、
环境
B、
行为
C、
能力
D、
身份
正确答案: AB 我的答案:AB
8
下列哪些问题是匿名问题( )
(2.0分)0.0 分
A、
你们都明白要求了吗?
B、
每个人都准备好了吗?
C、
张三,2+7等于多少?
正确答案: AB 我的答案:BD
9
下列哪些行为能帮助自己提高自信( )
(2.0分)1.0 分
A、
在各种场合,都尽量挑前面的位子坐。
B、
在与人交谈时尽量正视别人。
C、
把你走路的速度加快25%。
D、
经常咧嘴大笑。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BD
10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
(2.0分)2.0 分
A、
在与人交往中要注意语言文明
B、
礼貌用语能使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
C、
真诚的赞美是温暖的阳光
D、
在待人接物时,不要恶语伤人,可以盛气凌人
正确答案: ABC 我的答案:ABC
11
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又被称作( )
(2.0分)2.0 分
A、
罗森塔尔效应
B、
定势效应
C、
期待效应
D、
刻板效应
正确答案: AC 我的答案:AC
12
人的发音器官包括()()和() 。
(2.0分)2.0 分
A、
呼吸器官
B、
口腔器官
C、
声源器官
D、
共鸣器官
正确答案: ACD 我的答案:ACD
13
高升调可以表达()等语气 。
(2.0分)2.0 分
A、
沉重
B、
反问
C、
号召
D、
说明
正确答案: BC 我的答案:BC
14
晕轮效应的表现包括( )。
(2.0分)1.0 分
A、
好的事情就是绝对的好
B、
老年人稳重而保守
C、
盲人摸象
D、
奸臣相奸
正确答案: BCD 我的答案:B
15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善于宽容,利人利已,因为 ( )
(2.0分)2.0 分
A、
宽容能使对方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B、
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烦恼、仇视,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心灵安宁和清静
C、
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
D、
有时宽容别人也会吃亏
正确答案: ABC 我的答案:ABC
三、判断题 (题数:25,共 25.0 分)
1
站立要求身体直立、挺胸收腹、双肩放松、头向正前方,眼睛平视。
(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
发音饱满立体的关键是口腔开合到位,松紧适度,字音拉开立起。
(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
首因效应是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首先提出的。
(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
沟通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否则就不是沟通。
(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5
任何时候都绝对不能以貌取人。
(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6
为了使学生理解讲授内容,语速应保持稳定,语速变化越少越好。
(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7
一位手两手的中指间距为一个拳头,胳膊前提,呈圆形。
(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8
向后踢腿时绷脚外开
(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9
向旁擦地时不用经过蹲。
(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0
下蹲时撅屁股塌腰
(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1
五位蹲时膝盖往前跪
(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2
当教师和校长对儿童的学习能力持一种低的看法时,儿童能超越这些期望。
(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3
教师的语言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效率。
(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4
语速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内容的表达和感情的抒发。
(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5
沟通中我们只需要认清自己的目标,不需要关心对方的目标。
(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6
首因效应强调的是第一印象。
(1.0分)0.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7
沟通中我们需要上纲上线。
(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8
芭蕾七位手,手臂与身体在一条直线上。
(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9
肥胖的人大多生活优越,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较强。
(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0
朗读中表达爱意时适合用气满声高的方式,表达更为强烈。
(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1
口腔的共鸣是最主要的共鸣方式,要点是放松声带,扩大口腔。
(1.0分)0.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2
长得可爱漂亮的孩子,从小听到的肯定评价多,起点好,因此自信心强。
(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3
七位手身体与手臂在一条直线上。
(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4
正确的呼吸和运气,是发音响亮清晰的基础。
(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5
一位蹲的膝盖向3点和7点
(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